不好就是一场大溃败。



永乐府外。



大盛军营。



“疯了!!!”



“砰——”



范天发刚刚看完梅子县传回来的情报,险些直接把整座沙盘掀翻:“孟大帅,陈三石疯了!你知道他怎么说的吗?他不但拒绝前往昭通府,还要在梅子县滞留十日!十日!再等这十天过去,庆国的援军就要到了!”



“这可如何是好?”



詹台明来回踱步,愁容满面:“孟大帅,我的建议,是收回你给陈三石的指挥权,下死命令让他去昭通府吧!”



“嗯……”



孟去疾沉吟着陷入思考。



目前的局势,如果再拿不到昭通府就这么无止境的拖延下去,真的会变得岌岌可危。



他叹息道:“是我太相信陈三石了,责任在我,本帅这就收回他的统辖权,然后下死命令让他去昭通府,不管是劝降还是强攻,只要能拿下昭通,就算他过关。”



“诸位,稍安勿躁!”



就在此时。



一名侍从推着房青云,来到中军大帐内,他悠悠地开口道:“诸位是不是忘了一件事情?当初陈参将跟我们说的,可是拿下整个莱州全部三十六府,而不是某一府。”



“我们难道看不出他的想法吗?一头扎进东北方向去,不就是想从北到南,一路平推下来,但是这怎么可能?需要多少时间!”



范天发焦灼地说道:“我们没要求这么多,连军令状上都只写的是昭通府,只要能拿下昭通府就算不错了!”



“是啊房将军,陈参将奇谋用多了,有些过于贪心,不适宜眼下的情。”



孟去疾沉声道:“当务之急,是拿下昭通府后,分兵去绿岭山应付庆国的援兵,其它的只能再视情况行事。”



“不够,一个昭通府不够。”



房青云举起一封信笺:“我刚刚得到情报,南徐国的靖王聚拢十万兵马,如今已经在边境待命,十有八九,会和绿岭山外的庆国援兵一起抵达。”



“多少?”



孟去疾神色凝重:“十万之多,徐国不是还在跟镇南王僵持吗,他们又抽调出这么兵马,是准备举全国之力援助庆国?”



真可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这些东西,都是由明州之乱引起的,这些敌国早就开始准备。



幸亏明州之乱平复及时,否则的话,真不敢想象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嗯。”



房青云继续说道:“届时,庆、徐两国的联军就会达到二十万之众,如果我们不能在此之前吃掉所有的城池,并且集合全部的兵马,是不可能应对这么多的人。



“所以,昭通一府不够。



“陈参将的策略是对的,只有把三十六府全部吃掉,后续面对二十万大军,我们才有斡旋的余地,不至于兵败如山倒。”



“话虽如此……”



孟去疾用刀鞘指着沙盘广阔的地势,说道:“只剩下四十几天的时间,怎么拿下三十六府?他们要是投降,早就降了,也不需要在一个梅子县拖延到现在,分明是劝说不动。”



“可能性的确微乎其微,但是……”



房青云反问道:“诸位有的选吗?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相信陈参将,要么趁早撤军。”



“撤军?”



范天发说道:“那岂不是要让陛下大失所望?而且我们都打这么久了,现在撤军,之前的努力不就全都白费了吗?对于军心,会有多大的影响。”



“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再等等看?”



房青云看着他们,耐心地劝说道:“也就过去十天而,离两个月还早着呢,说不定陈参将就真的做到了呢?”



“房将军。”



孟去疾察觉到异样:“你如此相信陈参将,莫非是猜到他的策略了?”



“隐隐约约吧。”



房青云感慨道:“而且如果我所猜不错的话,这一计策其他任何人用都不行,只会碰得一鼻子灰,偏偏陈参将用出来,或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何?”



孟去疾问道:“因为他指挥出来四渡洪泽河,是兵家奇才?”



“不。”



房青云顿了顿:“仅仅是因为陈三石这个名字。”



“随你的便吧。”



孟去疾没有心思继续刨根问底,他平生从不弄险:“两手准备,一方面让陈三石继续做他想做的,另一方面做好撤退的准备,房将军,撤退路线的规划交给你来安排,务必保证不能乱,撤退的时候一乱,是什么后果,不用我说吧?”



……



梅子县。



第十日。



城墙之上,闭目养神的陈三石蓦地睁开双眼。



“集合!”



“开拔!”



号角吹响。



在此地养精蓄锐十日之久的玄甲军在城门前集合。



梅子县数千百姓夹道相送。



哪里是敌国军队攻打进来,简直就是送自家军队出征!



这十日。



玄甲军不仅仅开仓放粮,甚至还杀了几个贪官污吏,和当地最臭名昭著的恶霸乡绅,俨然受到当地百姓的强烈用户,名声早已经传出方圆数百里,且还在不断继续扩散下去。



“大人!”



夏琮急切地问道:“咱们接下来怎么办,时间不多了,就算直接一路南下,时间也只是刚刚好,恐怕没有任何多余停留的时间。”



“第四步,其势已成,滚滚东流不可阻也!”



陈三石策马前行:“此去东南,沿途经过的所有城池,不论大小,必定会直接归降,尔等做好接收官印、安排降卒的准备,务必有条不紊,不要出任何乱子!”



淇门县。



“大人!”



“来了!真的来了!玄甲军,三千玄甲军!”



“领头是白袍白马的陈三石!”



“梅子县的情况怎么样,真的是跟李知县所说一样?”



“一模一样!”



“玄甲军不光没有杀一兵一卒,还开仓放粮食!”



“李知县也官复原职!”



“那还等甚?!”



赵知县站在城墙上,看着黑压压的一片,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快开城门!恭迎我大盛将军驾到!”



城门洞开。



知县、巡检出城投降,缴纳官印兵器。



停留不足半日。



玄甲军就继续南下。



……



彰德县。



“玄甲军来了!”



“白袍白马,错不了!”



“千户大人,降还是不降?咱们城里有一千人,打的话能撑两天!”



“打个屁,两天以后不还是个死?!”



“开城门,投降!”



……



翠野县。



“怎么样?隔壁两个县降了没有?”



“降了!”



“快快开城门,恭迎陈大人!”



“对了,把兴化府那几个顽固不化的斥候绑好,一并送给大人!”



“……”



短短五日!



兴化府一十二县,全部归降。



仅剩下兴化府城还在苦苦支撑,城内尚且拥有四千守军。



城墙之上。



“大人!不好了!”



“整个兴化地区全都降了!如今就剩下咱们了!”



“不光降了,翠野县还把咱们的斥候扣下了!”



“城里的粮草,对外声称二十天,实际上只够最后十天了!”



“三舅老爷!”杜百总劝说道,“投降吧!陈将军率领的玄甲军是仁义之师,在他们手里投降是最好的下场了!”



马虎质疑道:“他们真的不杀我等?!”



“不杀!”



杜百总指着自己:“不然我怎么回来的?”



“报——”



“核实过了!”



“降卒的确都走鬼门峡谷回家了!”



“咱们也回家吧!”



“对,回家吧!”



“开城!”



马虎一咬牙,城里粮草不足,本来也等不到两个月后的援军:“降!”



……



潜江府。



“白袍白马,陈三石领着玄甲军来了!”



“咱们还有三千弟兄,粮草三个月,可以撑到援军抵达。”



“有个屁的援军!”



“有援军兴化府怎么会投降?十有八九,是在糊弄我们坚持下去罢了!”



“开城投降!”



……



垣曲府。



“将军,降吧!隔壁都降了!再不降,就没机会了!”



“去你娘的,老子生是大庆人,死是大庆的鬼,绝对不叛国!”



“将军,不用叛国!”



“投降以后,咱们可以走鬼门峡谷回大庆,几个月以后就可以杀回来报仇!”



“对啊,这不算叛国,这就权宜之计,反正也是一座空城,降!”



“……”



……



沂州府。



“大人,百姓反了!”



“大胆刁民,老子在苦苦替他们守城,他们怎么敢反!”



“他们说开城门就有粮食吃!”



“放屁你告诉百姓,盛人在骗他们!”



“百姓说,盛人会骗他们,但携民渡江的陈三石不会!”



“而且玄甲军所到之处开仓放粮,已经是人尽皆知之事,不可能有假……”



“大人,百姓疯了!”



“乱了,全都乱了!”



“……”



……



一路南下。



陈三石白马白袍,率领玄甲军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降。



各个城池外的大盛兵马,立刻将降卒全部控制起来,一路畅通无阻。



直到此时此刻。



夏琮才终于幡然醒悟:“我懂了!大人当初在梅子县所作所为,就叫做蓄势,其实莱州各个城池的守军,早就到了极限,只要能让他们信服投降以后没有代价,就会彻底崩溃,一个带头投降的,就能带起来一片,这就叫做一蹶不振,望风而降之势!”



……



二十日后。



永乐府城外。



大盛军营。



“怎么一连二十日,都没有陈三石的消息?!”



孟去疾双手负后,在大帐内来回走动:“房将军,真不能再拖下去了,不如提前撤退吧?”



“报——”



“降了!降了!”



“玄甲军战报送达,二十三府全部投降!”



“三千玄甲军一路南下,马上就要到昭通府了!”



“你说什么?快拿来!”



孟去疾一把抓过,顷刻浏览完毕。



一月二十八日,石桥府三千守军出城归降。



二月初一,崇左府副将叛国,斩杀主将后率领两千守军,出城归降。



二月初八,黄陂府百姓造反,城内大乱,最终出城归降。



二月……



至二月十九日,莱州境内已有二十六府开城投降,俘虏敌军累积多达五万余人!



“大人!”



“神了,真是神了!”



“前方弟兄传回来的消息!”



“只要是陈将军路过的地方,要么直接开城投降,要么内乱告破,他们从兴化府一路南下,甚至连一个人都没有杀过!”



“纵使敌军有千军万马,也都像是在故意避着陈将军一样!”



归降之势北境起,千军万马避白袍!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从箭术开始修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豆浆油条热干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豆浆油条热干面并收藏从箭术开始修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