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劝降昭通府内的守军?”



“正是。”



陈三石没有否认:“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如果能劝降城内守军的话,不仅仅能减少大盛损失,也能够节省时间,争取到宝贵的战机。”



“陈大人,你以为我们没有试过吗?”



虎贲军统领,武圣范天发说道:“早在战事开始之前,我们就屡次劝他归顺,甚至连伯爵的条件都开出来了,但此人又臭又硬,无天山一战庆国溃败之后,他三万人打到剩下一千多人,最后硬生生突围出去,进入昭通府城之后一直坚守至今。



“可以说,这个邓丰对于庆国忠心耿耿,他就算是战死在城墙上,也断然不会投降的,否则也不可能坚持到现在。”



“范将军此言差矣,有时候一座城池降或者不降,不是主将一人说了算。”



陈三石不急不躁,道出心中的想法:“只要城内的百姓失去抵抗意志,八千守军也很难再有信念继续坚守下去。”



百姓之中,包括当地驻军的家眷。



一如当初在鄱阳。



弟兄们拼着性命和他一起护送百姓渡河,不是因为大家无私,而是因为前方是自己的家人。



相反,要是能够确保家人安然无恙,抵抗意志就会大大减弱。



尤其是如今兵临城下,看不到希望的情况。



“只怕没有那么容易。”



副将詹台明,提出异议:“光凭一张嘴,就能让他们相信,然后开门投降?”



“自然不是,所以,我们要做给他们看。”



陈三石说道:“比如,释放降卒。”



“释放降卒?这恐怕不妥吧。”



范天发眉头紧锁:“庆国百姓可免死罪,但要是放掉俘虏,岂不是等于放虎归山?”



孟去疾抬起手示意他停下,也没急着反驳,而是耐心地问道:“你想放多少。”



陈三石吐出两个字:“全放。”



“这就有些荒唐了。”



孟去疾冷静地拒绝道:“这两万降卒,将来是可以消化成大盛自己的人的,是我等用不小的代价换来的,要是这么轻易放掉,前面的仗岂不是等于白打了?”



“是啊。”



范天发有些失望,他说道:“陈参将,你的四渡洪泽确实一鸣惊人,但不是所有的仗都有能投机取巧,有时候,必须要打一些硬碰硬的仗。依我之见,还是不要浪费时间讨论下去了,你火速率领部众前往昭通府,也能给崔从义他们分担一些压力。即便是付出一些代价,只要能打下昭通府,也不算是吃亏。”



其余几名将领,也都是默认。



他们还以为是什么惊天计策。



陈三石只能参谋,没有最后拍板决定的权力。



释放两万俘虏,确实是个匪夷所思的主意。



但他觉得,真的可行。



“我赞同陈参将的看法。”



一道清亮的声音响起,房青云接过话题:“据我所知,这两万人不是精锐,都是当地卫所兵而已,本来也没有多高的战斗意志,经过俘虏之后,脑子里也只剩下活命的想法,想要消化成自己人,怕是得两年的时间,对于当前的战局毫无帮助,只会凭白增加粮草的消耗。



“而且陈参将的意思,也不是真的放虎归山。



“此去北部,有一条鬼门峡谷,地势险要,只能供两人并肩而行,极其狭窄逼仄,进去以后没有回头路,不存在反攻的可能性。



“出峡谷以后,更是距离庆国其余会出现主力的地方数千里,半年之内都不可能再重新归纳收编,对于我们来说,跟死掉没有任何区别,但对于其他守城的庆国士卒,是唯一活下去的希望,有了希望,便不会再做困兽之斗。



“诸位要明白,任何战役开战之前,都要明确己方的真实目的。



“而我们此次的主要目的只有一个。



“那就是吃掉永乐府内的五万精锐和城内唐王,其余人都无所谓,只要他们没了,东庆在边境就大势已去,不得不放弃三州之地。



“陈参将,我说的没错吧?”



陈三石赞同道:“房将军所言,和末将所想一字不差。”



打仗不是为了杀戮,而是为了达成战略目标。



是屠还是仁,都要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来,哪种策略能赢,就用哪种。



“连房将军都觉得可行?”



孟去疾开始犹豫。



显然在军中,资历才是真正重要的话语权。



他沉吟道:“可不管怎么说,如此多的降卒放回去,仍旧是一笔巨大的损失。”



“孟大帅最好如此照做。”



房青云态度强硬:“若是此计不成,再遣玄甲军前往昭通府也不晚,至于释放两万降卒的损失,由我一人承担,我会写折子呈给陛下。”



“好!房将军都这么说了,本帅要是再不尝试,确实显得过于谨小慎微,那就按照陈参将说的办!”



孟去疾最终拍板:“传我的帅令,把炼脏以上的降将留下,其余的,分批次把降卒送入鬼门峡谷,每次不超过五百人,另外派人把守好峡谷!陈参将,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



“我要除永乐府外,所有兵马的临时指挥权和调遣权!”



陈三石抱拳道。



这是必要的。



否则他在某处劝降,另外一个地方还在攻城或者屠城,非常容易坏事。



“好,我给你这个权力!”



孟去疾痛快答应,接着加重语气:“但是陈大人,军中无戏言这五个字,你应该明白吧?”



“末将愿意领下军令状。”



陈三石补充道:“但是释放俘虏的事情要尽快,如果末将所料不错的话,南徐国的援兵快到了。”



“是啊。”



孟去疾说道:“这也是我所担心的,目前是我大盛朝占据上风,可一旦南徐的援兵赶到,情况立马就会变得严峻。”



南徐派兵,是所有人都默认的事情,是必然的。



……



永乐府。



“报!”



“王爷,盛朝又有兵马增援了。”



“慌什么?”



唐王李恭用匕首割着面前热腾腾的烤羊腿,不急不慢地问道:“有多少?”



“八千虎贲军,外加上三千玄甲军。”



副将愁容满面地说道:“其中玄甲军,是由那个四度洪泽河的陈三石带来的。”



听到这个名字,李恭割肉的动作明显迟滞了下,旋即淡淡道:“不要慌乱,此人大概率是派过来蹭功勋,然后升爵位的,目前莱州的局面,多他个不多,少他一个不少。”



“王爷。”



副将叹息道:“这次陛下对我们的意见很大,当初就不同意我们出兵。”



“明明是陛下太保守。”



李恭嚼着羊腿肉,不疾不徐地说道:“不要慌乱,只要我们再坚守三个月,大庆的援兵就会陆续赶到,南徐大军也会直逼虎牢关。



“到那个时候,孟去疾等人自然要退回边境,然后才是这场战争真正开始的时候。



“想办法通知其余各个城池的所有守将,坚守不出,静待天时!”



“是!”



……



昭通府。



“弟兄们!”



“父老乡亲们!”



“盛朝的官兵一旦攻进来就会屠城,男女老少一个不留,桂海、涟水、景谷三府就是例子,他们和草原的野蛮人没有任何区别!所以想活命的,就都给我上来助阵!”



“咔——”



守将邓丰的青龙偃月刀轰然劈下,砍掉攻上城墙的大盛将领半截身子,结束一轮惨烈的攻防战,城外的大盛部众后退十里,不再贸然攻城。



城外。



崔从义、沙文龙等人率领虎贲军暂时退回到二十里外的大营当中。



“这个邓丰,好生厉害!”



沙文龙将阔刀倒插地面:“你我二人联手,竟然也拿他不下。”



“毕竟是玄象大圆满。”



崔从义较为平静地说道:“休整半日后,继续攻城吧。”



“两位将军。”



曹樊忧虑道:“继续强攻下去,只怕也难以拿下。”



“不攻不行啊。”



崔从义说道:“这是太子殿下给我等的死命令,而且有时间限制。”



“等援兵吧。”



沙文龙说道:“陈三石手里还有三千玄甲军,到时候令他的人在前面顶着,我等一鼓作气冲上城墙,就不信拿不下来。”



“啾——”



海东青带来情报。



“如何?”



沙文龙问道:“他们还有多久到。”



“不用等了。”



崔从义拿着信笺,沉声道:“他不来了。”



“还敢抗命?!”



沙文龙大怒:“上次八成是于松替他抗的,这次还有谁能替他抗?房青云?!”



“不,不是抗命,非但没有抗命,反而……他命令我们所有人不得继续攻城。”



“崔将军在说笑?”



沙文龙不解道:“他一个参将,拿什么命令你我?!”



“自己看吧!”



崔从义愠怒道:“孟去疾大帅有令,他如今是除永乐府以外的统领。”



“什么?”



沙文龙夺过信笺,嗤笑道:“我道是怎么回事,原来是领了军令状,说要在两个月内,让昭通府开城投降,真是好大的口气!”



曹樊也拿到手里亲自阅读,忧虑地说道:“这个人没有把握的话,是不会夸下海口的。”



“我不信。”



崔从义用沾满鲜血的长刀指向城墙:“邓丰义勇无比,他会出城受降?!”



“其实,我也不信。”



曹樊苦笑:“可他叫陈三石。”



“这……”



沙文龙也有些不敢再下断言,毕竟上次的教训还历历在目。



“二位多虑!”



崔从义冷笑道:“军令状上有时间限制,两个月内让邓丰开城门受降,我倒要看看届时邓丰不降,他该如何收场!”



……



“昭通府守将邓丰,玄象境圆满。”



房青云拿着最新调取来的情报:“此人本来就是莱州巡抚,在本地名声极好,素有邓青天之称,但对于庆国十分忠心,想让他开城门投降难度还是不小的。但是师弟既然敢说,想必自有打算,就放手去做吧,我不适宜到处奔波,就不跟着你当累赘了。”



“师兄,告辞!”



陈三石没有耽误时间,率领三千玄甲军,直奔远方而去。



卡着点写完的,地图还没来得及画。



推荐一位好兄弟的书。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从箭术开始修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豆浆油条热干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豆浆油条热干面并收藏从箭术开始修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