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着一身便衣的大太监慌忙拿来一个小马扎,然后扶着太子爷坐上去。



“嗯。”



隆庆皇帝微微眯起眼睛:“太子,你方才说什么?”



“父皇,儿臣想要亲征明州!”



太子神色凝重地说道:“明州北可窥探雁州,东可虎视凉州,南下穿过大荒,更是能够直接威胁到兵力空虚的凤州等地,实乃我大盛之门户,绝对不能出现闪失!父皇就让儿臣率军前往明州,儿臣以性命保证必定能够在三个月内平定叛乱”



“陛下!臣附议。”



兵部尚书高渤跟着说道:“臣愿意陪同前往,有姜元伯、吕籍,再加上太子跟微臣,绝对能够万无一失!”



“呵呵~”



隆庆帝没有急着回答他们,而是拂袖转身,来到龙椅之上坐下,良久后才悠悠地回答道:“太子多病,此去明州路途遥远,还是朕亲自前往吧,就这么定了。”



太子和高渤暗中对视一眼,脸上都流露出几分失望。



“陛下英明!”



先前不甚赞同皇帝御驾亲征的严良,在听到太子想去以后,也开始赞同:“万寿帝君亲征明州,必定旗开得胜!”



“陛下一到,必定贼寇闻风丧胆!”



“……”



“行了,你们都不用拍朕的马屁。。”



隆庆皇帝沉声道:“你们以为是朕想去么?朕是不得不去!都说我大盛朝人才济济,可真到用的时候,有几个能独当一面的?说到底还是可用之人不够多,忠心之人也不够多!”



“臣等无能!”



“陛下恕罪!”



“……”



“房青云!”



隆庆帝看向角落里的儒生:“你随朕一起去吧!”



房青云微微低头:“微臣领命。”



“嗯,然后……”



隆庆皇帝正要继续点兵点将,外面就忽然响起嘹亮的喊声。



“捷报——”



“明州大捷——”



战报一层一层递送进宫殿内。



大殿之内,文武官员都听得清清楚楚,每个人的脸上都面露喜色。



司礼监掌印太监黄鸿立即出去迎接。



“姜元伯不愧是年轻一辈的第一人!”



“是啊,这么快的时间。”



“吕籍,一定是吕籍!”



“说的没错,攻坚战是吕侯爷最擅长的!”



“……”



隆庆皇帝开口道:“快念,直接当着大家的面念。”



“得令!”



黄鸿打开折子,高声朗诵。



然而很快,文武高官的表情就僵住,连隆庆皇帝古井无波的面庞上,都浮现出克制不住的情绪波动。



火烧金泉、四渡洪泽、直捣眉山、气死董安……



这一桩桩一件件,任何一个单独拎出来都是泼天大功,偏偏它们结合在一起,最后全部都归于一个人的身上。



武德将军——陈三石!



“轰隆隆——”



京城万里无云,可在众人耳朵中,分明听到滚滚雷霆的嗡鸣。



一时间。



整个万寿宫内鸦雀无声。



竟然是没有一个人开口说话,大家互相对视着,连震惊都不知道该如何表达。



“黄鸿!”



最后,还是龙椅上的隆庆皇帝的声音把众人从失神状态拉回来,他用手指着大太监,命令道:“你速速把此次明州平叛战役的全过程画下来,给大家都看看,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官,都给我背下来,学学什么叫将军,什么叫统帅!”



大太监立马找来几名小太监,把明州的舆图挂在众多官员的面前,然后整理明州所有的战报,开始一笔一划的复盘全过程。



“这……”



“这看起来也太过荒谬!”



“每回都是跟敌军擦肩而过。”



“西齐加上叛军,总共有十几万,居然被这个年轻人几千人就给打垮!”



“……”



“我那不争气的孙儿,能参与此等战事,实乃三生有幸!”



内阁首辅严良苍老的声音说道:“大盛朝能有如此年轻将才,亦是大盛之幸,是陛下广修功德,带来的福报!”



太子拄着拐杖,脸几乎要贴到舆图上面:“神将天赐神将……”



“看来陛下和殿下,谁都不用再去明州了。”



高渤叩首道:“此战过后,相信最多再有三五个月,明州之乱就会彻底平定!”



“嗯,倒是替朕,替朝廷省下太多心了。”



隆庆皇帝看向角落里,问道:“房青云,你说话,这些东西是你教的?”



“回陛下的话,非微臣之策,说来惭愧,明州开战之后,微臣就和陈三石没有联系。”



房青云说道:“这一切,恐怕都是他自己随机应变。”



他望着舆图上朱笔描绘的路线,恐怕连自己回去以后,都要好好研究一番,然后记录下来才行,这一战即便换做自己来,也绝对不可能做到这个地步,最多也就是保全一条性命。



四渡洪泽。



这四个字,注定载入史册,录入兵书,供百年、千年之后的兵家弟子,学习瞻仰!



他才……



十八岁!



总共数千年的历史,十八岁的名将,有几个?!



“随机应变?”



衮衮诸公在听到跟“凤雏”完全无关后,纯粹是陈三石独立指挥得到的结果,更加表现出无法想象。



“神将!”



“天赐神将!”



众多官员重重叩首。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



“好啊。”



隆庆皇帝喜怒不形于色,可他眼神中的高兴是藏不住的,大手一挥:“赏,朕要狠狠的赏他,这样吧,等到明州之乱彻底平定之后,找个时间,宣他进京!朕,要好好见一见这位,十八岁的将军!”



房青云有些踌躇地说道:“陛下,这……”



“怎么?有什么不妥的吗?”



隆庆皇帝用开玩笑的语气说道:“难不成房爱卿,还怕朕抢了你们八大营的人?”



“陛下此言令臣惶恐。”



房青云解释道:“不论是八大营还是天下,本来就都是陛下的臣民,何来抢人一说。”



“瞧瞧把你吓的,朕就是逗逗你。”



隆庆皇帝靠在龙椅上:“那就这样定了,战事结束之后其余人酌情封赏,武德将军陈三石,就等到进京以后再说吧,正好这段时间,也能让朕考虑考虑,该赏他些什么!”



“陛下圣明。”



房青云垂首作揖。



他回头看向大殿外,北方的天穹。



明州之乱,结束了。



……



隆庆七十三年。



七月二十五日,明州南方平复。



八月初六,剑门峡谷一带的钟无心率部撤离,在定西府暂时稳定局面,一边应对来自雁州的大盛兵马,一边循序撤离。



八月二十二日,朱雀营、白虎营攻入明州西部,和吕籍等人追上钟无心部,西齐国兵马折损八成,战死玄象两名、通脉二十,其余不计其数,一路退回长城以西,得到西齐国境内兵马接应后又连败两阵,才借助地利稳住局势。



九月十二日,大军清扫明州境内剩余叛逆。



九月二十一日,明州平定。



九月二十八日,京军班师回朝,其余兵马各自归于原处,预备营凯旋而归。



“老赵,咱们是一月来的还是二月?”



“不记得了。”



“这仗一打就是快一年。”



“是啊。”



“这次咱们家大人好像出名了。”



“可不咋地,那个京城的武圣姜什么玩意儿来着,看见大人以后都要礼让三分!”



“奇怪,他们为什么在知道战果以后,都满脸震惊的样子?”



“就是。”



“跟着大人打胜仗,难道不是很正常,很合理的事情吗?”



回凉州的路上。



其余各个部分都还在议论着四渡洪泽,只有鄱阳弟兄异常平静,他们只是觉得有些愧疚。



“弟兄们,咱们回去以后要加把劲修炼了。”



“是啊,能派上的用场实在太小了。”



“话说,你们看到大人了吗?”



“好像是去白沟县了吧。”



……



白沟县。



断壁残垣之下,仅剩下一半的城门在秋风中摇摇欲坠。



陈三石骑着千寻缓缓进入城内。



不久前,朱雀营和白虎营来过这里。



街道上的尸体都消失不见,想必是大军统一处理,要么焚烧,扔到哪座山里乱葬岗里,县城变得空空荡荡,除去偶尔有一两个眼神麻木的幸存者游荡之外,就只剩下过街老鼠,偌大一个城池,宛如一座鬼城。



此战过后,西齐国损失不小,应该很多年都不敢再动心思。



但同样的,明州也损失巨大,需要五到十年的时间休养生息。



陈三石骑着白鹄马在城里城外转了一圈,最后也没能见到想找的身影,心中感慨看来是没有缘分,就调转马头准备离开。



“爹爹……”



也就在这个时候,一道怯生生中又带着勇气的奶音响起。



陈三石回过头。



只见一道瘦弱渺小的身影,从狭窄逼仄的巷子中钻出来,身上本来就打满补丁的衣衫早就褴褛不堪,手里拿着不知道从哪里捡来的死老鼠,一双大眼睛在满是污垢的脸蛋的衬托下显得格外清澈。



天知道她是怎么活到现在的。



“你刚刚……”



陈三石俯身:“叫我什么?”



“爹爹。”



小丫头没敢靠得太近,站在七八步远的位置,认真地说道:“阿爹告诉我,等到他不能说话以后,我就往外走,遇到男的喊爹爹,遇到女的喊娘亲……”



“好啊。”



陈三石翻身下马,伸手双手,尽力让声音显得温柔:“爹爹带你回家。”



一场场厮杀下来。



他的身上早就沾染上说不清道不明的煞气。



但小丫头仅仅是犹豫片刻后,就踩着小碎步走了过来。



陈三石一把将其抱上马背:“坐过马吗?”



“没有。”



“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叫溪溪。”



“姓什么?”



“爹爹姓什么?”



“我姓陈。”



“那我、我就叫陈云溪。”



“……”



“溪溪,你把老鼠丢了吧。”



“饿……”



“爹爹这里有肉干吃,还有饼子。”



“哦。”



“……”



“爹爹,我们这是要去哪儿?”



“不是跟你说过,回家吗?”



“哦,谢谢爹爹,我有娘亲吗?”



“有的,算日子,你马上要当姐姐了。”



……



十月二十二日。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凉州。



陈府。



“啊——”



卧房内传来痛苦的挣扎。



“呀呀呀!”



司琴和墨画手忙脚乱:“怎么办呀,怎么办呀。”



“你们大呼小叫地做什么?”



凉州城最好的接生婆不耐烦地说道:“本来一切顺利,吵得人头疼,都出去!孙小姐,你也出去!”



“哦、哦好。”



孙璃反应过来,领着两名丫鬟离开。



“砰砰砰——”



从中院来到前院,才听到有人一直在敲门。



孙璃打开门后,发现是孙不器。



“姐!”



“捷报!捷报!”



孙不器大喜过望地说道:“姐,我姐夫,不对,三石他们回来了!怎么说呢,你自己看吧!”



孙璃快速阅读着文字,眸中神情复杂难以言说。



“太神了!神了!”



孙不器激动地来回乱跳:“四渡洪泽,你懂吗?你不懂!我是看明白了,回头画下来给你好好讲讲!这次三石不光是要在凉州出名,整个大盛,不不不,应该说是整个天下!包括东庆、北蛮,都要记住这个名字!”



“他们人呢?”



孙璃问道:“回来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从箭术开始修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豆浆油条热干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豆浆油条热干面并收藏从箭术开始修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