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乖乖!这么大的一只。”林树一看到“四眼”捉回来的蟋蟀,兴奋地狂吼起来,“卧槽!牛X!牛X!”



邻居李老师,还有小巷里好几个对蟋蟀爱好者,听说小毛他们捉了一只好虫,也陆陆续续特意走过来观看。



“浑身红色的大翅,那么宽,又那么长,真像一只油葫芦。”



“还有,蟋蟀身上的颜色就像番茄,须是红的,爪是红的,嘴巴是红的,乖乖!”



“这么大的体格,完全可以拉出去斗斗了。”



……



平日对蟋蟀也颇有研究的李老师,揭开盖子,举起玻璃瓶仔仔细细端详后也接连赞叹,评价道:“非常不错。整体一色,身形粗壮,项鼓且宽,眼角还不太显,应该算是很难得的本地老虫了。”



李老师还从自己家里拿出收藏多年称量蟋蟀的衡秤。这种衡秤已很难寻觅,如今市面上都用微型电子秤。



将蟋蟀“请”入竹筒制作的秤托里,两头插着红色塑料片的“闸门”。秤砣是一块铁片,用一根细棒拨动秤砣称量体重。



上称下来,空皮6厘7。



“在阿拉上海的非棚虫里,这只算大个的了。”李老师笑笑,说:“特别是这只的头,脖子两边还有些许的白绒毛,更凸显它硕大的头。说实话,这是我自小玩虫以来,看到的在我们浦东捉到的最大、又最奇怪的一只虫了。很难得的!”



这天早上,虽然经历了“四眼”掉进农田粪坑的尴尬,但是最后清点,所有捉到的蟋蟀倒是都没有大碍。



大雨下的时间并不长。到早上,太阳就出来了。



“四眼”干脆脱了全部衣服,在小溪里洗一个澡,把自个身上的乱七八走的东西冲刷了好几遍。



一直到中午等衣服干的差不多了,俩人才往回走。



到陆家嘴,因为身上还存留有浓郁的特殊气味,“四眼”自然不敢把蟋蟀带回家,怕家里知道后挨打。



两人商量,决定把蟋蟀先放在小毛家里。



幸好家里人都不在。



东找西找,终于找了几个个干爽的玻璃罐子。



装好蟋蟀,下好食,这时候俩人才有时间好好打量最后捉到的那只蟋蟀。



只见这只蟋蟀,在自然的光线下显得更加神采奕奕:六足白而细糯,气定神闲的站姿,浓重的皮壳罩着紫气。翅上的褶皱如同乌金一般泛着寒光,脑搭和头色浑然一体,头型五面出角,腮搭宽厚,耳环隐沉几乎看不到,银抹额,因为星门突出,所以额线感觉似连非连,脑线则配的是两条细短而笔直的暗黄斗丝。



“四眼”拿一根芡草,打草看动态,弹腿有力,反应机敏。



芡草往蟋蟀面门一扫,发现它宽厚的白牙根,中间红,牙尖黑,三色渐变的大牙如同两扇门板。



“不得了哦,乖乖……,发大财了。小毛,我们这次捉到宝了的。”



“四眼”这次的激动,是小毛从来都没有看见过的。



逗弄一阵,“四眼”这才去重新洗澡,然后开开心心的爬阁楼小毛床上眯眼困了一会儿。



睡醒后,已是傍晚。



于是,捉到一只好虫的消息很快传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浦江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地风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地风车并收藏浦江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