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碗汤,走过来说道。



谢雨生不客气,接过来就大口开吃,边断断续续地说了“巧遇”的前后经过。



他今天在杨高路工地作采访,和工地的师傅们攀谈越来越起劲,不知不觉时间就过去了。等到他想起来要回市区,着急赶到汽车站的时候,已经没有去上海的班车了。



绕着汽车站广场溜达一圈,谢雨生没有找到其它好的办法,只好先去车站旁边的供销社买香烟,再想对策。



见到那里有公用电话,他忽然间想起来王建浦就在附近的外高桥保税区工作,反正自己一个人也不着急回去,就想打只电话给王建浦,看看他那里能不能挤一挤对付一宿,顺便叙叙旧。



谁知道电话打过去后,单位里倒是有人接,但是说王建浦人已经下班不在,他们不知道王建浦去了哪里。所以谢雨生这才打电话给小毛家里,想问问小毛知不知道如何找到王建浦,看看还在不在保税区。



谢雨生说道:“汽车站本来有黑车可以回上海,但是问过后价钿都太贵。不过要是真找不着建浦哥你,我也只好打黑车回去陆家嘴了。”



“哪能介巧?”王建浦呵呵笑道。



“哎呦,话等会儿再讲不迟。阿生你先吃先吃。”外婆在一旁笑呵呵说道。



谢雨生吞下一口饭菜,说道:“那你们继续聊天。我跟着你们听听。”



“还有,保税区的建设现在正如火如荼。我早就想找建浦哥你聊一聊,找些素材回去,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启发。”



外公忍不住笑道:“当真是做记者的好料子。”



王建浦说道:“小毛,我们刚才说到哪了?”



“说到了小姨服装厂融资难的问题。”王建东回答。



小姨问道:“你们觉得让我们这样的一间小厂去引进外资,有可能吗?”



王建浦想了想,说道:“上面的说法,要大力提倡内引外联。既要眼睛向内,更要眼睛向外积极引进外资。只是怎么去找机会,还是要多想办法发动各种关系。猫有猫路,鼠有鼠道,总归会有机会的。”



“道理是这个道理。不过真要实行起来,最后还能找到投资,可就不是那么简单的咯。”外公点评道。



王建浦说道:“现在浦东的窗口效应和焦点效应已经初步显现。我看到过一个数据,说是到今年4月18日,也就是浦东开发开放刚好一周年,统计下前总共有来自五大洲3000多批超过15000人次的客商踏上浦东。”



这时候谢雨生头也不抬地说道:“实际上我们川沙也成立有县浦东开发办,还有一个高规格的‘县委政府工作咨询小组’,专门对接市里浦东开发办的工作。他们接触的外商多,或许可以从这里面去想想办法。”(2/2)

章节目录

浦江东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大地风车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大地风车并收藏浦江东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