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国土广袤,日月昭昭。



岭南道的厮杀进行之际,遥远的长安城,也在开展一场激烈的争论。



讨论的对象。



正是制造九成宫事件的突厥人。



聚众刺杀大唐皇帝?如此恶劣之行径,当然不能轻易算了!



皇帝是发过诏令,对突厥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安抚。



可那是彰显圣君胸怀。



所谓主辱臣死,主上被人刺杀,臣子怎能坐视不管?



于是,群臣愤慨无比!



强烈谴责突厥降将的反复无常。



同时纷纷上书,多云突厥留河南不便,朝廷应立刻改变对突国策!



实际上,这是继突厥内附之后,又一次关于如何处置其族人的大讨论……



贞观四年。



李靖开启灭国战。



一代枭雄颉利可汗被擒,几十万突厥人内附。



如何处置这么多降民,成为摆在贞观君臣面前的首要问题……因为在此之前,唐王朝从未有过如此战绩。



当时朝廷内部有三种意见。



一是“同化派”。



他们认为,应将突厥人安置在内地各州县,令其放弃牧业,改为务农,从而“化胡为汉”。



二为“边境安置派”。



以中书令温彦博为首,觉得突厥降人是诚心归降,若给予其优待,他们必会感恩戴德。



因此应保全其部落组织,将其迁到黄河以南,作为保护中原的屏障。



三是“胡汉隔离派”。



这一派的人数较少,但有多位重量级人物,包括秘书监魏征,中书侍郎颜师古。



他们指出,突厥人面兽心,只会在弱小时服从唐朝,一旦强大了,必然反叛,绝不会顾及恩德和道义!



应将其遣送到黄河以北,回归故地。



同时严格管理他们,分而治之……且各部之间划定边界,禁止相互吞并,谁不服就打谁!



魏征行事刚猛霸道。



温彦博当然不干,于是举例说明:



“东汉光武帝,曾把南匈奴安置在北方边境之内。”



“所以纵观整个东汉时期,南匈奴都是东汉北方屏障,从未反叛。”



魏征也不服气,反驳说:



“西晋,大批胡人进入北方内地居住。”



“大臣郭钦、江统曾经谏言晋帝,应将他们驱逐到塞外,皇帝不听……结果仅仅十余年后,胡人叛军就攻陷了洛阳。”



“从此五胡乱华!”



……



两边吵得不可开交。



最终,李世民采用了温彦博的建议,保全突厥部落,迁到黄河以南。



不仅如此。



还大量赏赐财物、封官。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唐第一驸马爷房俊李漱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青烟渺渺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烟渺渺并收藏大唐第一驸马爷房俊李漱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