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巨大的金矿区域,后事人尽皆知,李瑄也清楚具体的方位。



除了大金币外,还有一种一斤打造一百枚的小金币。



接下来,就是大、中、小三种银币。



等货币体系建立,可以冲击假币的风气。



铜钱将会在银行的控制下贬值,等价与黄金挂钩。



这样的货币体系,虽然不是绝对正确的。



但是可以在工业革命前,甚至可以在工业革命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摆渡人手里拿着沉甸甸的金币,有些懵逼。



他哪里见过这玩意!



好像是传说中的黄金,但这也太精美了。



粗糙的手,拿着黄金感觉烫手。



“你们真是朝廷派来的官吗?”



摆渡人被金币冲击得头晕目眩,又问李瑄一句。



“当然,皇帝就在临淮,老先生应该清楚。”李瑄如是说道。



“阿郎们要去哪里?”



抵不住金币诱惑的摆渡人,决心为李瑄带路。



“宣泽乡!”



李瑄回答道。



“老朽家就在不远,老朽要先回家告知一声老伴。”



摆渡人提出这个条件。



更重要的是,他要将金币放回家。他一把老骨头,如果有个三长两短,家人也可以凭金币过上好日子。



“可以!”



李瑄答应,这是人之常情。



麾下侍卫有的背着玉石,有的背着包裹起来的兵器、手弩,离开淮阴码头。



实际上,玉石并没有多少,一人最多背两三斤,一个小袋子,主要是兵器,和一些干粮、食物。



总体不影响行进。



楼船暂时开到淮水中央。



刚离开淮阴渡口一里多,廖峥嵘就向隐藏起来的内卫进行联系。



短时间就能召集到众多内卫前来护驾。



李瑄现在只想看看淮阴百姓的生活如何。



然后就是弄清楚,淮阴太守在其中扮演什么角色。



如果一个郡不受控制,那就太触目惊心了。



摆渡人叫张二河,生活在距离淮阴渡口近五里远的一个村落。



一行人进入村落,还是很引人注意的。



“二河,他们是什么人?”



有村民向张二河询问李瑄等人的身份。



“他们是外地的商人,做买卖来的。我为他们引路。”



张二河按照李瑄的吩咐,没有透露李瑄一行人的“身份”。



“你可真是大胆!”



村民们认为这不是一个讨好的工作。



弄不好张二河就会被官差惩戒。



“村里的百姓,都有耕地吗?”



李瑄走在村道上,向张二河问道。



放眼望去,一间间茅草屋错落而建,却毫无生气。茅草久未修葺,看起来破损凌乱。



他脚下的村道,也到处都是杂乱无章的深坑浅洼。



李瑄看到的孩童,虽在追逐嬉戏,但在这即将入冬的天气,穿得并不厚实,打着补丁不说,甚至还有破破烂烂。



路上不少老人倚靠着门,白发蓬乱,瘦骨嶙峋。



李瑄与她们对视的时候,能看出他们没有其他地区百姓的希望朝气。



“哪有啊,大部分百姓,种的都是王家的耕地。每年交完佃租,食不果腹。老朽的儿子儿媳种地,老朽去摆渡,一天守俩钱,勉强可以让家人糊口。”



张二河穷怕了,这才为了一块金币,冒险将李瑄这个自称官吏,把官差掳走的人带到淮阴县。



李瑄不再说话。



但与李瑄同行的张巡、王玙、韦应物等,非常吃惊。



简直不敢相信,至尊以身作则,克己复礼。



除贱为良,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壮举。



生机勃发,一派盛世气象。



而淮南赋税重地,竟然还有如此落后的地方。



大唐早有数据统计。



每一个郡县的耕地,足够养活所有百姓。



若发生天灾,义仓完全有能力救济。



“至尊万一来了,看到这番景象,地方官吏又该如何应对呢?”



张巡忍不住向张二河问道。



“皇帝哪可能来我们这穷乡僻壤。去也是去淮阴县城。在大半个月前,县令就带着劳役连夜大修淮阴县城。你去看看,县衙的北门,刚建筑两座大粮仓,那里装满粮食,向皇帝表示淮阴有吃不完的粮食……”



张二河不敢再说“皇帝老儿”,因为他眼前这帮人可能是皇帝派遣的。



他抱着一丝希望,万一这帮人打破官官相护的传统,将地方县令铲除,百姓也就安宁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