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京古道,虽还未开始动工水泥路,但自安禄山叛乱以后,古道被进一步加宽,特别是潼关以东,虽还存在险绝的道路,然崎岖不平已很少见。



修建两京古道的水泥路是大工程,沙石厂、水泥厂,只在长安附近,肯定是不足的。



朝廷在两京古道的华阴、灵宝、渑池、新安等地,都建立有水泥厂。



预备更多水泥、沙石。



同时,以水泥铺城池,向中原地区延伸。



秋高气爽,李瑄的车队到达洛阳。



得知至尊再幸东都,洛阳城中、甚至洛阳周边县乡的百姓,都来到城南迎接。



山河裂变,洛阳遭难。那一年里,中原大地,遍是铁蹄,惨绝人寰。



是至尊拨云见雾,拯溺救焚,百姓无不感激。



是以,在李隆基禅位李瑄为皇帝时,中原大多数地方无条件支持。除贱为良更为顺利。



现如今的洛阳府尹为独孤峻。是以前李瑄在西域时的幕僚。



李瑄在洛阳城的主城门定鼎门,见独孤峻等洛阳官吏,问候一众百姓。



他特意召一众乡老,向他们询问近些年来的民生,嘘寒问暖。



百姓们感激涕零,无以言表。



入洛阳城,李瑄暂且住在紫薇宫。



宫中枫叶似火,秋菊肆意绽放,有种别样的秋意之美。



李瑄让妻子们在紫薇宫中游玩,正好可以赏秋菊。



洛阳牡丹千姿百态,菊花也多种多样。



她们都是第一次来洛阳。



待十余天后,再行出发。



李瑄则召洛阳府尹独孤峻至武成殿问事。



“官制更改,以洛阳建府,区别于河南省,府尹觉得和以往有何不同?”



李瑄向独孤峻询问行省制对洛阳有没有影响。



虽然洛阳与长安同为都城,但中心不在此处。



洛阳府北至黄河,太行山脚下;东至荥阳,西至潼关,南至汝南。



虽然面积广大,但在资源的调动上,不如以往方便。



“回至尊,依大运河便利,粮草皆可轻松进入洛阳,含嘉仓内的粮食,一直满仓。月月有新粮换旧粮。”



“乾元以来,特别是除贱为良过后,市籍制被废除,崤山以东的行省多先经于洛阳府。更有不少胡商从长安到达洛阳。”



“因此,洛阳府的赋税,除每年上缴朝廷,还有不少盈余,可用以民生……”



独孤峻向李瑄汇报洛阳的情况。



改制以后,洛阳府凭借东都的名声,发展得更为迅速。



几乎能在长安买到的东西,在洛阳也可以买到。



洛阳城外,也建立有大量的工厂。



天下文人、诗人,也总是在洛阳城中汇聚,酝酿盛况。



“嗯!不错。洛阳府是大唐两京之一,是大唐在中原地区最核心的城池,发展洛阳的时候,不要局限于这洛阳南北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5)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