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斗量,不绝于路,风雨无阻。



各省各县印刷房、图书馆如雨后春笋一样兴起。



间接使各级学校快速发展。



后世人们称李瑄的此项举措为“书文运动”。



正是因为李瑄不遗余力地保存书籍,正是因为智慧宫的建立,才让华夏文化追根溯源,源远流长。



免去许多不必要的争论。



且自李瑄始,史料巨细,细到能推测大唐每个月发生的事情。



另外,每一个行省、郡,建立档案馆。



每一个县,必须拥有县志,每隔五年,修一次县志,辅证史料。



更别说《大唐月报》每一期都有数以万计流传地方。



五载八月,刘单向李瑄禀告,泰陵修建完成,标准按照李瑄规定。



李瑄宣布八月五日国葬李隆基。



这一天,正好是李隆基的生日。



棺椁从跃龙殿抬出,李隆基的儿女们,先一步随棺椁前往金粟山。



浩浩荡荡地队伍通过朱雀大街。



长安府尹组织百姓沿途送别。



翌日,李瑄与裴灵溪,带着儿女,文武百官,到达金粟山祭拜。



至此,按照礼仪,李隆基正式下葬。



陵墓封上。



李隆基时代,将画上句号。



不会再有臣子留恋一个已经入土的皇帝。



李瑄也可以放心离开长安,进行南巡。



自九月开始,李瑄计划轻装南巡,看一看祖国大好河山,看一看地方百姓到底如何。



即便有锦衣卫作为耳目,李瑄还是不放心。



李瑄召五位宰相入甘露殿,向他们表明自己将要东出南巡。



五位宰相联合处理朝政,文武百官辅佐。



“回至尊,您此去要多久?”



天子巡狩,为自古之制,臣下不能阻止,宰相只想知道天子去哪,多久可以归来。



“九月出发,最早明年九月可归。”



李瑄计划出巡一年时间。



历史上,秦始皇五次巡视全国,只当皇帝十一年,有五年在外。



他到过河北北面,南到钱塘、湖北、湖南地区,东到齐鲁沿海,并在邹峄山、泰山、芝罘山、琅邪、会稽、碣石等地留下刻石,以表彰自己的功德。



但李瑄巡视是为体察民情。



想要多去一些地方,最少要一年时间。



“是否太长,至尊恐有劳累。”



刘晏向李瑄劝说道,主要是近代以来,没有皇帝长途巡视的。



他们还担心夏天一到,江南地区闷热,皇帝不会适应。



“东面才是大唐的核心,朕居于深宫之中,不知臣子是否贤明。”



“江南地区偏远,有些官吏觉得山高皇帝远,欺上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