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夜,连个渡口都拿不下,你们还想回到范阳吗?”



黄河古渡侧的高坡上,安禄山红着眼睛,大发雷霆。



生路被断,让安禄山无比忿怒,他背上的皮肤干裂,剧烈的疼痛使他暴躁。



此时,安禄山的眼睛模糊,视力一降再降,他甚至已经看不清黄河对岸。



最多努力看到舟影摇晃。



他只能从麾下的禀告中得到一些战况,而结果,一再令他失望。



当黄河对岸传来群马嘶鸣的声音,当东面狼烟滚滚。



彻底将安禄山逼向绝境。



放弃洛阳,奔走老家范阳。



到头来竟然是一条绝路,这怎能让安禄山忍受?



早知如此,就应该守卫洛阳城,最起码可以依仗高城,多享受一段时间。



“黄河古渡的守将是谁,他们为什么没有打造足够的船只,耽误我大军渡河?”



在麾下文武战战兢兢的时候,怒不可遏的安禄山大吼一声。



没有人敢吱声,但安禄山突然盯着阿史那承庆,杀气腾腾。



“回陛下,黄河古渡的守将是申子贡和康文景。”



阿史那承庆只能上前几步,小心翼翼地回答道。



“来人,把这两个无能之人砍了。”



安禄山当即下令,发泄怒气。



大臣们害怕被牵连,不敢求情。



“遵旨!”



禁军出列,前线军中出现一阵骚动,还有求饶声、惨叫声……



“启奏陛下,已斩申子贡、康文景。”



不一会儿,禁军提着申子贡和康文景的脑袋,出现在安禄山面前。



安禄山摆了摆手,让禁军将二将的脑袋拿走。



百官噤若寒蝉,特别是一些文官,面色苍白,瑟瑟发抖。



“看见没有,如果我们不效死命。他们的结局,就是我们的结局。身首分离,连阴间相见的机会都没有。”



安禄山向文武百官说道。



说话的同时,他还看向李归仁和孙孝哲。



让他们二人率领精锐去破郭子仪、李广琛的兵马,却灰溜溜的跑回来。



安禄山差点杀死李归仁和半个儿子孙孝哲。



李归仁的曳落河是他最精锐的力量,理智告诉安禄山,他绝对不能换将。



而且李归仁还是燕军中勇武第一人。



“臣等誓死追随陛下。”



文武百官赶紧向安禄山一拜。



“现在我们是一条绳上的蚂蚱,生死同连于一线。当初回纥只是在白亭海阅兵,却惨遭摧残;你们这些部落已背叛大唐,在大唐境内烧杀抢掠。如果李瑄此战胜了,必屠了你们的部落,你们也将永远埋骨在这里。死中求生,而不是畏惧死亡。”



安禄山又向铁勒诸部、六胡州、靺鞨、同罗、室韦等部将领、酋长说道。



契丹、奚已经被安禄山实际上吞并,更容易遵从安禄山的意志。



通过麾下的禀告,安禄山得知同罗精骑几下就被辛云京打退,他知道同罗精骑已经失去胆气,这不是好兆头。



安禄山虽然绝望,但他没有放弃。



当初他偷羊被抓的时候,刑刀距离他脖颈只有几寸,眼看身首分离,却被他的机智化解,更是因祸得福。



“我等也不会退去,听从陛下的指示。”



靺鞨、室韦等部的将领、酋长面面相觑后,拱手说道。



安禄山说得不错,他们犯下罪行后,很害怕李瑄。



李瑄是出了名的强硬派,对待胡人国度从来都是重拳出击。



即便投降李瑄,也会被当成奴隶看待。



当初投降李瑄的吐蕃士卒,至今还在囚笼之中,无数人死于开山辟道的路上。



诸部不甘心这样的落幕。



“陛下,大吉啊!当年项羽破釜沉舟,韩信背水一战,和我们今日何等相像。唐军主力将在这里汇聚,只要打败李瑄,我们便不用回范阳,可反败为胜,坐拥天下!”



就在这时,高尚向安禄山亮出龟壳,和他也看不懂的卦象,向安禄山表示出战必胜。



安禄山听过太多这样的话,他只是瞪着高尚,并未答复。



“陛下,今日之处境,就像东吴之赤壁,东晋之淝水。士卒们万众一心,同仇敌忾,必然可将唐军打败。”



严庄也拱手出列,不仅是给安禄山说,还在给文武百官、诸胡部落说,为他们鼓舞士气,拿出拼死的勇气。



“今如是,众皆王侯将相。朕与诸位共存亡!”



安禄山即便看严庄、高尚不爽,也顺着他们的话说道。



他现在最需要的就是士气。



不能渡黄河,不是要杀出重围,而是向唐军亮剑,完成一场反败为胜的战斗。



让他在荥阳的黄河古渡,书写传奇。



“崔将军,令士卒停止进攻黄河古渡,在此背河列阵,与唐军决战。”



安禄山不顾众人脸上的迟疑,向崔乾佑下达军令。



一支军队,数十种态度,目标混乱,士卒想着怀中的宝物。



这不是安禄山三言两语,就能万众一心的。



想像韩信背水一战,以安禄山为主的燕军,又缺乏太多东西。



被动会一直持续下去。



“遵命!”



崔乾佑领命道。



这里的士卒都算精兵,他有一些操作空间。



他不敢保证什么,唯有全力以赴。



“陛下,请恕我直言。如果李瑄的主力全至,围而不攻,我们是否要主动出击呢?”



就在这时,张通儒提出这个问题。



他一直在潼关陕郡,深知李瑄领兵之要。



穷途末路下,不能墨守陈规。



李瑄得到洛阳含嘉仓的粮草,哪怕有几十万大军,也耗得起。



而燕军如果被围,不久后就会绝粮,士卒的士气也会土崩瓦解。



“臣认为我军若筑营防守,唐军八成会围而不攻,像在陕郡一样有定力。我们没有拖下去的资格。”



张通儒见安禄山犹豫,缓缓说道。



他觉得这种可能性最大。



张忠志率领的一万士卒刚发生哗变,斩杀大将。



一旦陷入逆境,他们一定会再做出危险的事。



“陛下,现在麾下骑兵超过六成,一味防守,这些精骑的优势将全部失去。胡人非汉人,他们下马作战,远远不如汉人。”



大将田乾真向安禄山点明这一点。



他一直是主战派,一身武力,无用武之地。



他不想在最后一刻,还憋屈地固守。



“张侍郎,你有何计策?”



安禄山终于开口,向张通儒问道。



他的第一想法,确实是在黄河背水列阵,让唐军来攻。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