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禄山所言的函谷关,为汉函谷关,在新安县的东面,离洛阳城只有数十里路。



汉函谷关的关城和阙台虽已被破坏,但还是一处险要的地方。也是最合适阻拦唐军进入洛阳的位置。



安禄山又向李归仁、孙孝哲下达死命令,让他们率领曳落河,同罗、靺鞨等精骑作为先锋,务必在短时间内击溃荥阳方向的唐军。



绝不能阻碍大军渡河至河北。



在安禄山看来,东面的唐军,远远没有西面的唐军精锐。



他的精兵击溃郭子仪应不在话下。



一切都安排好后,安禄山舍弃洛阳诸多粮草,只是让禁军随意收拾一下仓库中的金银珠宝,携少量粮食,乘战车仓皇出洛阳城。



平日里爱惜的宝物,多来不及收拾被舍弃。



宫中的美女、皇妃,也多被禁军带走。



“我安禄山起于卑微,多次险象环生。经历大起大落。现只是暂时的低谷,我一定会再回来!”



出紫薇宫的时候,安禄山又看一眼高耸入云的明堂,他终究没有将明堂烧毁,幻想着有朝一日,还能卷土重来,再登到明堂上看轻歌曼舞。



不过安禄山临走前纵容士兵抢夺洛阳城。



哪怕是向安禄山贡献的富商、豪强都不免丧于燕军之手。



被抢走的金银珠宝、数不胜数。



平民百姓也被殃及。



之前安禄山定都洛阳,为维护自己的形象,强令士卒不准在洛阳胡作非为。



但现在要逃命,富庶的洛阳城,就成了燕军发泄兽欲的地方。



只是唐军步步紧逼,留给燕军的时间太短。



天黑之前,大军必须出城,否则不再管。



掉队的燕军,会被愤怒的洛阳百姓撕成碎片。



使得燕军专门瞅准贵族、富强居住的区域劫掠,大部分百姓免受灾难。



即便如此,洛阳城也有数百人丧命,还有数以千计贵族女眷、皇妃、奴婢、宫女被随军带走。



燕军经过一系列的劫掠后,个个都富得流油,每个士卒的盔甲内都藏着鼓鼓的金银珠宝。



那些丝绸、钱币,都属于卑微之物,因体积、重量太大,被燕军丢弃。



安禄山对人心的把控,也不到位。



他将三万五千多名非嫡系的新兵留给张忠志和安忠臣,但他们逃跑的消息人尽皆知。



大厦将倾,一些投机的混混无赖,怎可能用命为他们断后路?



而且这些混混无赖也趁机抢了不少金银珠宝,找个地方隐姓埋名,也可以富贵。



在张忠志、安忠臣率领兵马到汉函谷关驻守的时候,新兵成群结队地逃亡。



如果是三五逃亡,张忠志还能杀鸡儆猴,但现在根本顶不住。



脾气暴躁的安忠臣杀了数十人,也难以阻挡新兵逃窜。



最终新兵像是商议好似的,三万多新兵一哄而散,向四面八方跑。



树倒猢狲散,没有人相信安禄山还会胜利。



范阳士卒视而不见,凭借张忠志和安忠臣可抓不住几个人。



张忠志只能叹一口气,随他们去吧!



这种情况,新兵反而会拖累范阳兵战斗。



此时范阳士卒士气低迷到极点,军中一片颓废。



他们队伍散漫,有的士卒将长矛拖在地上走。而且行军速度极慢,步履维艰。



跟随着安禄山范阳起兵,冒着杀头的风险。



现在安禄山跑了,把他们留下,凭什么?



他们抢来大量金银珠宝,又有什么用?



就像是张通儒说过那句话一样,北邙山葬的是王侯将相,而非他们这些人。



他们死后,免不了曝尸荒野。



更可悲的是,无法与家人诀别。



这种暴戾的情绪,每走一里,就酝酿一分。



像是马嵬驿兵变的飞龙禁军一样,武夫的戾气极大,当自己的利益无法被采纳后,久而久之,积累怨气,武夫们就会诉诸于武力去行一件事情。



这就是唐末“牙兵”的起源,他们没有一点纪律,一点不顺心,就用武力达成自己的心愿。现在前往汉函谷关的范阳士卒就是如此。



顺着谷水,即将到达谷城的时候,范阳兵卒产生哗变。



上万士卒的意志,集中于一点。



他们不再听从张忠志和安忠臣的命令,要求大军返回,跟随大军主力一起回河北。



他们不想像新兵一样逃跑,因为他们的家在河北、范阳、渔阳等地。



任凭安忠臣大骂,大军立于谷水不发。



“想要造反吗?”



行军司马何元辿呵止这些范阳士卒。



他拿出自己大将的威势,准备威服他们。



但范阳士卒不为所动,他们不尊军令,格外团结。



“谁不听令,便杀死谁,以儆效尤!”



何元辿再次大喝一声。



“先杀死你!”



暴兵愤怒再次被点燃,数以百计的士卒群起,持矛攻向何元辿。



“噗嗤!”



何元辿还未反应过来,便被数十支长矛洞穿。



又有一些暴兵冲向平时对士卒非打则骂的安忠臣。



安忠臣还在骂范阳士卒的时候,数百范阳士卒已经将他围住。



“放肆!你们不想活命了吗?”



安忠臣指着暴兵说道。



“杀了贼人,我们才能存活?”



暴兵齐喝,将安忠臣视为阻碍他们回家的贼人。



他们不待安忠臣回应,挺矛而来,安忠臣的数十名亲卫瞬间就被杀死。



“混账!”



安忠臣恐慌大骂,他虽骁勇,但寡不敌众,长枪还未抡几下,就被已方士卒挑开盔甲,刺破后心。



他眼睛瞪大,死不瞑目,无比憋屈。



现在所有范阳士卒的矛头,全部指向奚族出身的张忠志。



作为后世河朔三镇之一,荣华富贵,安享晚年,张忠志情商很高。



他见事不可控,立刻大喊:“我早就想杀死安忠臣,带着儿郎们回范阳,我是奚族人,怎会不留恋家乡?”



“不要杀张将军,他可以带我们回去!”



一名士卒大喊一声。



暴兵们这才平息怒火,愿意跟随张忠志。



躲过一劫的张忠志,只能硬着头皮原路返回,追击安禄山的逃亡路线。



他心中清楚要危险了。



从灵宝到洛阳,乃至于安禄山逃跑的荥阳,都将处于不设防状态。



唐军骑兵可以长驱直入。



燕军要几天时间,才能渡过黄河,唐军一定不会给他们机会!



张忠志是安禄山范阳起兵前,偷偷从长安逃回范阳的,因此被安禄山收为义子。



历史上,他因为投降大唐,被赐姓李,赐名宝臣,以示荣宠。



……



渑池。



李瑄杀死安守忠后,在秦赵会盟台休整一晚。



同时,他也得知荔非守瑜、车光倩、荔非元礼等配合天策卫完成峡石之战的胜利,全歼燕军。



向洛阳之路,除了有名无实的汉函谷关以外,基本已无障碍。



李瑄昨晚已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