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毫无家族背景的富家小子提到如今这个位置,其间付出了多少心血,虽说可能目的不纯,但多年付出的情感却是真得不能再真。
少帝只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小丑,愚蠢又可笑!
司空宰相看着少帝的表情暗自窃喜,没想到自己儿子的鲁莽举动,竟然可以进一步激化帝王矛盾,倒也是意外之喜。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过犹不及,看着火候差不多,也不宜再添薪柴,早先预备好的计划,还是得先行搁置,另寻时机再做打算。
朝中现在大致可分为三股势力,一是以吴王为首的新贵派,二是以司空宰相为首的门阀派,三是以少帝为首的帝王派。
三派中以吴王最为强势,且实力最强,只是势力主体多为平民之后,底蕴不足,加之多以武将为主,言辞含糊不清,又大多不晓礼法,仅管实力非凡,却难以得到完美发挥,在朝堂还是上处处掣肘。
而且现今吴王行事诡谲莫测,任何一方都摸不清吴王的真实意图,多有僭越,却不行废立之事,遵纪守法,却不管足下之人。
似忠臣,是权臣,却不像反臣。
以司空宰相为首的文官阵营,权势仅次于吴王,势力之中门阀贵族林立,家族底蕴深厚,只是吃了没有兵权的亏,却拥有着远超其余两大势力的顽强生命力,不论是吴王阵容,还是少帝一方,只要首领死去,势力便会土崩瓦解,可文官集团不同,他们是历史的残留,是从乾朝一直传承到的今天的。
乾朝虽亡,贵族不死,足以见其生命力顽强。
少帝一方实力最弱,只因其得承正统,加之少帝才智机敏,才有了勉强立足朝堂的一席之地。
说来也是古怪,一国皇族,应该是贵族之首,可尧姓一族,世代孤寡,传至今日,竟是落得了一脉单传的凄惨境地,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当今帝王还未留下子嗣,若是帝王不幸崩殂,将再无合理继位者,韶汉必乱。
若照如今时局判断,少帝若死,吴王可直接登基,虽可能会有叛乱,但以吴王实力,定可不日而平。
可惜吴王与门阀贵族结有世仇,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境地,门阀贵族不会将皇位拱手相让,自然而然便成了少帝面前的一道保护屏障,两者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文官集团还有顾忌,他们并不想让皇帝真正站起来,最理想的结果就是皇帝成为傀儡,永远依附于文官集团,直到将吴王拖死,等到新贵派彻底崩解,他们再打着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口号,让皇权彻底沦为文官集团的附庸。
可惜少帝不是中庸之君,带着最小的一方势力,于两者之间来回周旋,双方讨利,却互不相帮,眼看着少帝权势日起,两方势力都很焦急。
吴王一方倒还好说,只有少数人在吴王耳边念叨,毕竟都是新晋贵族,能看得清朝局地没有多少,基本都是些不知道日后发展,只是盲目跟随吴王糊涂蛋,就算少帝真正崛起,他们也勉强算作半个忠臣,对他们影响不会太大。
但文臣一方就要复杂太多,都是千年狐狸,对局势有着自己的认知,若是想要长久不败,挑起吴王与皇帝两方的争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少帝藏锋守拙实在玩得太好,吴王分寸也拿捏得当,要使两者争斗确是一件难事。
宴会结束,梦醉理所当然地被少帝单独留了下来,梦醉怀揣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张让的来到了未央宫中。
少帝早已在此恭候多时,只见其正
少帝只觉得自己就像是一个小丑,愚蠢又可笑!
司空宰相看着少帝的表情暗自窃喜,没想到自己儿子的鲁莽举动,竟然可以进一步激化帝王矛盾,倒也是意外之喜。
在座的都是聪明人,有些事情过犹不及,看着火候差不多,也不宜再添薪柴,早先预备好的计划,还是得先行搁置,另寻时机再做打算。
朝中现在大致可分为三股势力,一是以吴王为首的新贵派,二是以司空宰相为首的门阀派,三是以少帝为首的帝王派。
三派中以吴王最为强势,且实力最强,只是势力主体多为平民之后,底蕴不足,加之多以武将为主,言辞含糊不清,又大多不晓礼法,仅管实力非凡,却难以得到完美发挥,在朝堂还是上处处掣肘。
而且现今吴王行事诡谲莫测,任何一方都摸不清吴王的真实意图,多有僭越,却不行废立之事,遵纪守法,却不管足下之人。
似忠臣,是权臣,却不像反臣。
以司空宰相为首的文官阵营,权势仅次于吴王,势力之中门阀贵族林立,家族底蕴深厚,只是吃了没有兵权的亏,却拥有着远超其余两大势力的顽强生命力,不论是吴王阵容,还是少帝一方,只要首领死去,势力便会土崩瓦解,可文官集团不同,他们是历史的残留,是从乾朝一直传承到的今天的。
乾朝虽亡,贵族不死,足以见其生命力顽强。
少帝一方实力最弱,只因其得承正统,加之少帝才智机敏,才有了勉强立足朝堂的一席之地。
说来也是古怪,一国皇族,应该是贵族之首,可尧姓一族,世代孤寡,传至今日,竟是落得了一脉单传的凄惨境地,更加令人忧心的是,当今帝王还未留下子嗣,若是帝王不幸崩殂,将再无合理继位者,韶汉必乱。
若照如今时局判断,少帝若死,吴王可直接登基,虽可能会有叛乱,但以吴王实力,定可不日而平。
可惜吴王与门阀贵族结有世仇,已经达到水火不容的境地,门阀贵族不会将皇位拱手相让,自然而然便成了少帝面前的一道保护屏障,两者同气连枝,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但文官集团还有顾忌,他们并不想让皇帝真正站起来,最理想的结果就是皇帝成为傀儡,永远依附于文官集团,直到将吴王拖死,等到新贵派彻底崩解,他们再打着挟天子以令不臣的口号,让皇权彻底沦为文官集团的附庸。
可惜少帝不是中庸之君,带着最小的一方势力,于两者之间来回周旋,双方讨利,却互不相帮,眼看着少帝权势日起,两方势力都很焦急。
吴王一方倒还好说,只有少数人在吴王耳边念叨,毕竟都是新晋贵族,能看得清朝局地没有多少,基本都是些不知道日后发展,只是盲目跟随吴王糊涂蛋,就算少帝真正崛起,他们也勉强算作半个忠臣,对他们影响不会太大。
但文臣一方就要复杂太多,都是千年狐狸,对局势有着自己的认知,若是想要长久不败,挑起吴王与皇帝两方的争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可是少帝藏锋守拙实在玩得太好,吴王分寸也拿捏得当,要使两者争斗确是一件难事。
宴会结束,梦醉理所当然地被少帝单独留了下来,梦醉怀揣着忐忑的心情跟着张让的来到了未央宫中。
少帝早已在此恭候多时,只见其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