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重点嫌疑人之一。



注意他说的是“之一”,有“之一”就有“之二”,为了要经费,钟海洲可以做到不要脸。



“之一”没有收获,只要经费足够,后面还可以有“之二”、“之三”。



总之,只要有了经费,侦查活动就可以长久地坚持下去,破案的概率也会同步增加。



而在刘波面前,他只能实话实说,真人面前不打卖拳。



“三到五成的嫌疑,不能说成绝对,但我有感觉,这个人有很大的问题……我是想通过观察他的移动轨迹,寻找可能出现的证据,这个需要时间的,我的刘大。”钟海洲搞了一大篇说辞,不知道刘波听懂了没有。



刘波听完,电话陷入到沉寂,似乎在犹豫着什么。



“如果时间太长了,一是经费问题,二是人员疲惫,三是安全的问题。你觉得还要盯多长时间?”



“这个……我的刘大,你让我如何说呢,你不能换位思考呀……”



刘大这次没有犹豫,而是直接拍了板:



“已经七天了,再给你一个星期的时间,如果到时还没有动静,就给我全部撤回来。五个人,还有一位技术骨干,太浪费咱的资源了。”



“刘大、刘大……”钟海洲还想讨价还价,不想刘波直接挂断了电话。



刑警蹲案子,一般都是有了五成以上的把握才实施的,并且蹲守的时间不会太长,也就三到五天。



十天半个月,乃至于几个月的,不是没有,而是非常少。



并且这种案件往往都是省督,甚至部督的大案,经费一般是专案专用,不用考虑钱的事情。



还有另一个更加重要的原因,与其让宋小慈这样的宝贝疙瘩浪费在盯梢上面,还不如让他回家刷指纹。



无论从性价比,还是风险系数上,让宋小慈回到刑侦大队,安安静静地看指纹,这种收益要大得多。



即使不破大案,就像上次一样,入村找些民生小案破了,起码数量和质量方面都有保障。



有些人港匪片看多了,以为刑警们出去随便转一圈,就能破几起大案。



真实的情况是,一个刑侦中队两个中队,八到十二个人的编制,每年能够侦破大小案件百十来起,就已经相当不错了。



也就是说,人均十起案件算是顶到天花板了。



这样一比较,就能看出宋小慈破案成本之低,还有他的质量有保证,并且因为有确定的指纹证据,这样的案件不容易流产。



在刘波眼里,宋小慈跟着侦查员混点,属于不务正业。



但宋小慈自己愿意搞杂务,刘波不好强行拽回来,只好一方面拿安全说事,一方面让钟海洲快点结束盯梢活动。



现在的年轻人不好惹,喜欢独立特行,高傲的劲头放在那里。



批评狠了,冷不丁给你来个辞职,说声再见,这就不好了。



也罢,还是期望黄秀英的案子早日侦破,这样劳动力们都可释放出来。



第八天结束的时候,钟海洲等人迎来了转机。



待到下班,曹洪明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兜了一个大圈子,来到一家不起眼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非凡法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岩仞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岩仞并收藏非凡法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