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第(2/3)页



燃煤锅炉和蒸汽机驱动,最大航速14节,主要用于中国海范围内的运输,以维持战争时期中国与日本、南洋之间的正常航运;



华丙型船只为油轮,常规设计寿命:



第一型为大型油轮,长150米,空重10000吨,动力系统为四座油煤混烧锅炉和两座三胀式蒸汽机,最大航速19节。



这种大型油轮承担着重任,用于将开采自婆罗洲油田和巨港油田的珍贵的原油大批量运回本土;



第二型则为中型油轮,长125米,空重5000吨,动力系统为三座油煤混烧锅炉和一座三胀式蒸汽机,最大航速16节。



华丁型则与上面的船只完全不同,是一种最新式的轮船。



第一型是滚装轮,满载全重18000吨,动力系统与华丙一型相同,两舷与船尾开口,可以使用跳板迅速卸载车辆。



第二型则是集装箱货轮,满载全重22000吨,可以装运15吨、10吨和5吨的集装箱。



这种货轮的装卸效率是散货轮的十倍,但缺点是船只更长,占用180米级别船坞。



历史上虽无集装箱货轮出现,但这种“浪费”巡洋舰船坞的操作也就美国人干过,造了不少将军级运兵船。



在继续发展、技术成熟之后,华丁二型货轮无疑是会跟华乙一型相结合,但现阶段还是需要依靠散货轮。



而根据船政司的统计,截止1940年3月,本国能够建造华乙一型和华丙二型轮船的造船厂共有127家,计有船坞、船台696座,其中约55的造船厂都能够实现分段式流水线作业,其他则可以实现零件互通。



而能够建造建造华甲型和华丙一型轮船的造船厂共有85家,计有船坞、船台219座;能够建造华乙二型、三型轮船的造船厂则有426家,计有船坞、船台1563座。



除了为军舰服务的军用造船厂和民间造船厂的200米以上尺寸的大型船坞、船台,船政司认为每个季度全国的造船厂尽数开工即可建造600万吨轮船。



因此,船政司在开战之前便制订了700艘货轮的建造计划,总净吨位约400万吨,交于125家造船厂建造,至此时已基本完成。



这批货轮基本是练手用的,建造时间较长,平均为145天,其中约60为华乙一型。



“这批轮船交付之后,可以有效补充因南洋战役征用轮船造成的空档期和战争损失。”重工业部船政司司长黄启威点了点头。



接着,海事局又补充道:“依照从巴城缴获的海图,配合此前绘制的海图,海事局已完成对南洋与外南洋间的多条航线的核验工作,华乙二型轮船亦能够以阶段输送的模式向外南洋领地递送物资。”



历史上,在1941年12月7日太平洋战争开始之后,日本就陆续征调了大量船只,截止1942年春季,海陆两军共计征调39007万吨商船,其主要用途是维持南洋和外南洋战区的战争需要。



国防军在规模上则要更高于日本,而南洋战役结束一批商船也要进行修整。



此时若无补充,倒也不是不能全都要,目前中国仍有4



()



第494章:中华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家祖左宗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社桑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社桑落并收藏家祖左宗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