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地区,与卡列金1同组织反布党武装。



而在乌拉尔地区,奥伦堡哥萨克的阿塔曼亚历山大?杜托夫将军接受了社会革命党人的劝告,表示会等到立宪会议召开,并没有发动武装起义。



至于高尔察克,他现在正准备回国。



当连1个能在名义上统合全俄的政府都不存在后,东线便彻底消失了,同盟国在东线的兵力急速下降,但依然保持着战斗力,不断的侵吞俄国的土地,以达到逼迫俄国妥协的效果。



另外,2十多万德奥联军开始南下协助奥斯曼帝国作战,不过他们的首要目标还是保障巴格达铁路这条生命线,这让英军压力陡增,澳新军团不得不再度回到这片令人伤心的土地,而南非军团和英印军团也参与了战斗,只不过印度师和南非军团打打奥斯曼还行,打德奥联军就是死路1条,只能依靠本土远征军和澳新军团。



战局的变化鼓动着美国参战,1封电报应时出现,9真1假的向美国人民展现了同盟国对美洲的影响力和拉拢,在美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



“我们国家生活之外的东西,那些我们无法控制的东西……虽然我们避之不及,但它们却把这个国家拖向它不愿走入的战争。”



1917年11月,威尔逊来到国会,要求国会正式接受“被迫成为交战国的身份”。



当“独裁政府拥有武力,由自身意志而非人民意志操纵武力”,危及世界和平和世界人民的自由时,“中立不再可行,也不再被渴求”。



在威尔逊的国会演讲之后,美国便开始进行参战准备,12月2日,1艘美国货轮在英吉利海峡内被德国潜艇击沉,随后美国对德宣战。



同样也是在这个月,俄国的政局也发生了巨大变化,1东1西两个政府接连成立。



布尔什维克虽然掌控了中央政府,但在俄罗斯苏维埃联邦共和国建立之后,布尔什维克便陷入了迷茫。



由于导师未能成功归国,在革命中激进发展的布尔什维克在组织上千疮百孔,战前高度严密的组织已经濒临瓦解,这就导致了关于争取和平的问题上,不同派系产生了巨大的分歧,使得布尔什维克在广大苏维埃中并不占优势。



另外,在莫斯科,原先许诺的立宪会议成功召开,左翼社会革命党领袖玛丽亚·斯皮里多诺娃被选举为立宪会议议长。



但是会议在斯皮里多诺娃刚刚通过振奋人心的《土地法令》时,激进的无政府主义者便以“这都是骗人的”为理由驱散了会议,遭到人身威胁的右翼社会革命党代表们紧忙离开莫斯科前往地方,图谋借助其他力量重新掌握政权。



这引起了左翼社会革命党对于布尔什维克极度地不满,直接指责布尔什维克是1个“无法无天,破坏革命的无政府主义暴力团体”。



同时,白军试图在莫斯科反扑,但依然被击溃,最终,临时政府在乌法重建了内阁,对外依然宣称自己是俄国正朔,大量的右派人士也聚集到乌拉尔。



而位于东方的中国在美国参战之后出现了1点骚动,美国参战后不久,便邀请中国对俄国进行干涉,并且希望借道海参崴干涉俄国内战,此时,参战派的运动在此时达到了顶峰。



但,在年底就任总统的左念微向全国发表了广播演说,强调了和平的重要性:



“战争不能够解决问题,唯有和平停战,将自由交还人民,令各国以其自由之意志决定国家之未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家祖左宗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社桑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社桑落并收藏家祖左宗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