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回旋速率,所以相对笨重的炮塔结构自然也就被否决了,仍使用传统的装甲炮廓。



其次,考虑到战列巡洋舰与敌方中轻型舰只交火的几率较大,海军属意使用152炮,1共安装12门。



除了152副炮,舰上还有80炮和57炮作为补充。



在确定了武备配置、动力系统设计之后,接下来便是船身设计、内部舱室布局和装甲的验证阶段了。



按照重点防护思想,“两广”级的装甲主要集中在核心区装甲盒,而对其他部位不设装甲或削减装甲以降低所需重量。



同时,为了进1步节约防护面积,设计师曾设想将烟道集中并予以厚装甲包围。理论上这相当于展开炮座的圆柱侧面,并将包围区域的下甲板装甲直接抬高封顶,而对烟道装甲同样缩减防护面积以增加装甲厚度。



但如此的修改会升高重心,并且,对于烟道防护不可能把整个烟囱都用足以应对大口径穿甲弹的厚甲覆盖,因此,海军认为在无法确保绝对无损的情况下,不适合集中布置烟道。



在放弃对烟道的集中厚甲防护之后,委员会又提出多列细小烟囱的分散布局。



然而这显然要占用不少甲板空间,并且从中弹概率来讲反而增加了目标数量。



因此,最终委员会决定采用3烟囱直列的相对传统的布局,另外,本舰依然使用了前后双桅杆的3角桅杆设计。



接着,为了尽量提升应对大口径穿甲弹的防御,海军认为应当设置较厚的穹甲。



不过,由于设备空间的问题,主装甲带后方的防破片装甲没有使用穹甲,而是选择了内置垂直,在防破片和限制进水上的效果理论上是不如穹甲,但在防御大落角炮弹时,内置垂直或许比穹甲更好。



对于主炮塔之间的侧舷主装甲带,水线以上部分的最大厚度为254,到水线以下后逐步降至170,这也是海军部与设计委员会争论许久的内容,最初的设计相比于此更薄,仅有220。



对于与主装甲带上端衔接的下甲板装甲,以防破片为主要目的,因此设计为两层30匀质装甲叠合组成,上部装甲带则为100匀质装甲,足以抵御各国小型巡洋舰的主炮。



露天甲板装甲完全覆盖,为30,内侧纵向防破片舱壁厚30,主装甲带内侧的防破片装甲带厚度也为这1数值,许多部位的装甲厚度统1,被认为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造价。



核心区装甲盒的末端横向舱壁厚150,艏艉装甲带为150匀质装甲,在末端与延伸的上部装甲带1同削减为30,而且艏艉装甲带只覆盖了水线附近1层甲板的高度。



“两广”级的主炮塔防御良好,主炮塔座圈厚300,炮塔正面厚350,其余3面则是200,顶部为90,而指挥塔的正面装甲则为350。



舰体的水下防御对于这艘战舰来说实际上是有些残酷的,因为它注定将会迎来服役即落后的命运,后日德兰无畏舰与前者的差距并非个人的力量足以改变,此时的设计师对于水下防御的认知尚处于中俄战争时期。



比如油舱,它并没有作为防雷体系的1部分,而是因为担忧被破片引燃而选择内置,但这其实是由隐患的,另外,弹药库的布局也依然是传统的上药下弹。



但这些事情都算是后话了,总的来说,这型战舰虽然存在1些问题问题,例如存在生活空间相较于同类型舰艇更小,船头也更容易上浪等,但对于整体的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家祖左宗棠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白社桑落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社桑落并收藏家祖左宗棠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