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47章 董卓:天幕你想让我死么?
二月二十九日,大赦天下,董卓获得赦免。
本年冬,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朝廷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中郎将为副。
七月,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
八月,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执金吾袁滂为副。
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
政府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张温、董卓初战不利。
张温召见董卓,董卓姗姗来迟,张温怪罪董卓,董卓还言语冒犯。
张温参军孙坚见状,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以此立威,张温不许。
十一月某夜,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进叛军军营中,驴马都嘶鸣起来,叛军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准备退兵。
董卓得知情况后大喜,次日,董卓与右扶风鲍鸿一同出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
叛军败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
张温派遣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董卓向张温提出领兵接应周慎,张温不许,让董卓率三万人讨伐先零羌。
董卓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人屯兵于安定郡,然后进军,董卓军在望垣县北被羌人、匈奴人包围,军粮不足,形势危急。
董卓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
等叛军发现后,已经追之不及。
当初张温派出有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包括周慎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屯兵于右扶风。
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叛军重新攻入右扶风,围攻陈仓县城。
十一月,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人救援陈仓。
中平六年(189年)春二月,凉州叛军围攻陈仓县城达八十余日不克,疲惫而退。
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劝阻,认为“穷寇勿追,归众勿迫”,皇甫嵩则认为:“叛军是丧失斗志的疲师,而不是归众、穷寇”。
随后,皇甫嵩让董卓负责殿后,自己率军追击,连战连胜,斩首万余级,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董卓因此非常忌恨皇甫嵩。
灵帝得了重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军队,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皇甫郦劝说从父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从,只是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上奏朝廷。
于是,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最终,董卓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但是停留在河东郡就不走了,董卓是想观察雒阳局势。
四月,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权,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杀宦官。
而何太后不肯下诏,于是何进、袁
本年冬,凉州发生叛乱,北宫伯玉、李文侯、韩遂、边章等人以“讨伐宦官”为名,进犯三辅。
中平二年(185年)三月,朝廷令左车骑将军皇甫嵩领军出征,董卓拜中郎将为副。
七月,皇甫嵩因作战不利而被罢免。
八月,朝廷拜司空张温为车骑将军,接管三辅军区事务,执金吾袁滂为副。
董卓为破虏将军、周慎为荡寇将军。
政府军与叛军在美阳县对峙,张温、董卓初战不利。
张温召见董卓,董卓姗姗来迟,张温怪罪董卓,董卓还言语冒犯。
张温参军孙坚见状,劝张温趁机杀掉董卓,以此立威,张温不许。
十一月某夜,有流星划过天空,光芒照进叛军军营中,驴马都嘶鸣起来,叛军认为这是不祥的征兆,准备退兵。
董卓得知情况后大喜,次日,董卓与右扶风鲍鸿一同出击,大破叛军,斩首数千级。
叛军败回凉州金城郡榆中县。
张温派遣周慎率三万人追击,董卓向张温提出领兵接应周慎,张温不许,让董卓率三万人讨伐先零羌。
董卓派遣别部司马刘靖率四千人屯兵于安定郡,然后进军,董卓军在望垣县北被羌人、匈奴人包围,军粮不足,形势危急。
董卓让士兵在渭水中假装拦水修堤,对外宣称是捕鱼,实际上让军队快速从堤下通过。
等叛军发现后,已经追之不及。
当初张温派出有六路人马,其中五路人马,包括周慎都以失败告终,唯独董卓的军队全员班师,屯兵于右扶风。
朝廷因功封董卓为斄乡侯,封邑一千户。
中平五年(188年),凉州叛军重新攻入右扶风,围攻陈仓县城。
十一月,朝廷拜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各率两万人救援陈仓。
中平六年(189年)春二月,凉州叛军围攻陈仓县城达八十余日不克,疲惫而退。
皇甫嵩下令追击,董卓劝阻,认为“穷寇勿追,归众勿迫”,皇甫嵩则认为:“叛军是丧失斗志的疲师,而不是归众、穷寇”。
随后,皇甫嵩让董卓负责殿后,自己率军追击,连战连胜,斩首万余级,叛军首领王国逃走后不久病死,董卓因此非常忌恨皇甫嵩。
灵帝得了重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
董卓接受任命,但是不肯交出军队,上书辩解道:“我掌兵十年,士兵上下和我关系太好了,都要为我卖命,我乞求带这帮士兵去并州,效力边垂”。
皇甫郦劝说从父皇甫嵩趁机除掉董卓,皇甫嵩不从,只是将董卓不肯交出兵权的事上奏朝廷。
于是,灵帝下诏责备董卓,董卓对皇甫嵩又更加怨恨。
最终,董卓带了五千人向并州出发,但是停留在河东郡就不走了,董卓是想观察雒阳局势。
四月,灵帝驾崩。大将军何进掌权,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杀宦官。
而何太后不肯下诏,于是何进、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