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元佑”诗坛为代表的北宋后期是宋诗的鼎盛时期,苏轼与王安石、黄庭坚、陈师道等人的创作将宋诗艺术推向了高峰。



就风格个性的突出、鲜明而言,王、黄、陈三家也许比苏轼诗更引人注目。



然而论创作成就,则苏轼无疑是北宋诗坛上第一大家。



在题材的广泛、形式的多样和情思内蕴的深厚这几个维度上,苏诗都是出类拔萃的。



更重要的是,苏轼具有较强的艺术兼容性,他在理论上和创作中都不把某一种风格推到定于一尊的地位。



这样,苏轼虽然在创造宋诗生新面貌的过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基本上避免了宋诗尖新生硬和枯燥乏味这两个主要缺点。



所以苏轼在总体成就上实现了对同时代诗人的超越,成为最受后代广大读者欢迎的宋代诗人。



苏轼在词的创作上取得了非凡的成就,就一种文体自身的发展而言,苏词的历史性贡献又超过了苏文和苏诗。



苏轼继柳永之后,对词体进行了全面的改革,最终突破了词为“艳科”的传统格局,提高了词的文学地位,使词从音乐的附属品转变为一种独立的抒情诗体,从根本上改变了词史的发展方向。



苏轼对词的变革,基于他诗词一体的词学观念和“自成一家”的创作主张。



自晚唐、五代以来,词一直被视为“小道”。



柳永虽然一生专力写词,推进了词体的发展,但却未能提高词的文学地位。



而苏轼首先在理论上破除了诗尊词卑的观念。



他认为诗词同源,本属一体,词“为诗之苗裔”,诗与词虽有外在形式上的差别,但它们的艺术本质和表现功能应是一致的。



因此他常常将诗与词相提并论,由于他从文体观念上将词提高到与诗同等的地位,这就为词向诗风靠拢、实现词与诗的相互沟通渗透提供了理论依据。



为了使词的美学品位真正能与诗并驾齐驱,苏轼还提出了词须“自是一家”的创作主张。



此处的“自是一家”之说,是针对不同于柳永词的“风味”而提出的,其内涵包括:追求壮美的风格和阔大的意境,词品应与人品相一致,作词应像写诗一样,抒发自我的真实性情和独特的人生感受。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其文如其为人”,在词的创作上自成一家。



苏轼一向以文章气节并重,在文学上则反对步人后尘,因而他不满意秦观“学柳七作词”而缺乏“气格”。



他将传统的表现柔情之词为扩展为表现豪情之词,将传统上只表现爱情之词扩展为表现性情之词,使词像诗一样可以充分表现作者的性情怀抱和人格个性。



苏轼让充满进取精神、胸怀远大理想、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仁人志士昂首走入词世界,改变了词作原有的柔软情调,开启了南宋辛派词人的先河。



……  https://www./files/article/html/79144/79144198/13131113.html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

章节目录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迈克尔杰克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迈克尔杰克驴并收藏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