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08章 另人恐惧的天才
也勉强去祝贺一下吧。”
韩信入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将他斩杀。
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以致被妇孺之辈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刘邦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长安,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
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
刘邦就诏令齐国捕捉蒯彻,后被蒯彻说服,将其赦免。
这些所谓的正史记载,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首先韩信如果真的想要谋反,根本就不用等陈豨发动叛乱。
而且韩信怎么假传诏书?
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况且是在夜里假传诏书,怎么可能不引起别人的怀疑?
除此之外,韩信当时最应该做的并非是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因为以他的谋略,应该知道即便抓了吕后和太子,也会让自己身处险地!
韩信可是兵仙啊!常年行军打仗早已经养成了战必胜,攻必取的习惯,他如此谨慎之人,怎么会做如此不谨慎的事情?
其次谋反这种大事,又怎么可能轻易的走漏风声?
当年韩信被刘邦抓捕就是因为诸将的告发,现在又是他家的奴仆告发他谋反?
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韩信就没有资格被称为兵仙了,他更没有能力战胜项羽,帮助刘邦平定天下!
不招人妒是庸才,韩信就是自身的光芒太耀眼,所以才会惹下这些祸患。
直至韩信身死,
()
第108章 另人恐惧的天才
第(3/3)页
刘邦都不知道这里面的真实情况,他得知的经过,也都是吕后告诉他的!
史书记载,刘邦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对方。
实际上刘邦是真的高兴吗?真的怜悯吗?
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刘邦肯定不高兴,更不会怜悯韩信,他怜悯的是他自己啊!
樊哙、周勃、灌婴等人都十分惧怕韩信,刘邦抓了韩信却不杀韩信,就是为了震慑这些人!
所以当他得知韩信身死,就知道自己同样大势已去,再也没有人能够帮他震慑樊哙、周勃等人了!
当年张良劝说刘邦对韩信做出承诺,不管韩信犯下任何罪责,都可享受三不杀、五不死的豁免权。
所谓的三不杀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五不死为: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见光不死、见刀兵不死!
然而萧何却帮吕后想出了破解之法。
韩信走在地毯上的时候,被宫女们用帐幕包裹,然后用竹签刺死。
一代名将就此落幕,韩信的死,也成了后人心中的意难平。
如果刘邦足够信任韩信,君臣一心,那么很可能第一个封狼居胥的人不是霍去病,而是韩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韩信入宫,吕后命令武士把韩信捆起来,在长乐宫的钟室将他斩杀。
韩信临斩时说:“我后悔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以致被妇孺之辈所欺骗,难道不是天意吗?”
刘邦从平叛陈豨的军中回到长安,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他,问:“韩信临死时说过什么话?”
吕后说:“韩信说悔恨没有采纳蒯彻的计谋。”
刘邦就诏令齐国捕捉蒯彻,后被蒯彻说服,将其赦免。
这些所谓的正史记载,可以说是漏洞百出!
首先韩信如果真的想要谋反,根本就不用等陈豨发动叛乱。
而且韩信怎么假传诏书?
赦免各官府服役的罪犯和奴隶可不是一件小事情,况且是在夜里假传诏书,怎么可能不引起别人的怀疑?
除此之外,韩信当时最应该做的并非是去袭击吕后和太子,因为以他的谋略,应该知道即便抓了吕后和太子,也会让自己身处险地!
韩信可是兵仙啊!常年行军打仗早已经养成了战必胜,攻必取的习惯,他如此谨慎之人,怎么会做如此不谨慎的事情?
其次谋反这种大事,又怎么可能轻易的走漏风声?
当年韩信被刘邦抓捕就是因为诸将的告发,现在又是他家的奴仆告发他谋反?
如果这些都是事实,那么韩信就没有资格被称为兵仙了,他更没有能力战胜项羽,帮助刘邦平定天下!
不招人妒是庸才,韩信就是自身的光芒太耀眼,所以才会惹下这些祸患。
直至韩信身死,
()
第108章 另人恐惧的天才
第(3/3)页
刘邦都不知道这里面的真实情况,他得知的经过,也都是吕后告诉他的!
史书记载,刘邦见韩信已死,又高兴又怜悯对方。
实际上刘邦是真的高兴吗?真的怜悯吗?
但凡脑子正常的人,都知道刘邦肯定不高兴,更不会怜悯韩信,他怜悯的是他自己啊!
樊哙、周勃、灌婴等人都十分惧怕韩信,刘邦抓了韩信却不杀韩信,就是为了震慑这些人!
所以当他得知韩信身死,就知道自己同样大势已去,再也没有人能够帮他震慑樊哙、周勃等人了!
当年张良劝说刘邦对韩信做出承诺,不管韩信犯下任何罪责,都可享受三不杀、五不死的豁免权。
所谓的三不杀就是:见天不杀、见地不杀、见铁不杀!
五不死为:见天不死、见地不死、见君不死、见光不死、见刀兵不死!
然而萧何却帮吕后想出了破解之法。
韩信走在地毯上的时候,被宫女们用帐幕包裹,然后用竹签刺死。
一代名将就此落幕,韩信的死,也成了后人心中的意难平。
如果刘邦足够信任韩信,君臣一心,那么很可能第一个封狼居胥的人不是霍去病,而是韩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