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难道这女娃有过目不忘的能力。”



“真是笑死人了,整个大夏国,有这样能力的早都传遍全国了。”



“就是,听说郡城就有一位神童,不过十岁的年纪就把四书五经背完了。”



“你消息太老了,听说那位神童已经取得童生的身份了。”



“哇,这么厉害。”



“……”



“诸葛云疏又开始写了。”



“她又不抬头了。”



“天哪,不会真给那名老者猜对了吧!”



“……”



诸葛云疏可不知道围观群众心里的小九九,此时的她正在奋笔疾书。



“镇学太变态了,一场比试出那么多题。”诸葛云疏内心吐槽着。



她无比庆幸自己因为抄书,练就了一手好速度。



但是在高强度的书写下,手是真疼。



诸葛云疏就这样一会抬头发呆,一会低头书写,现场的围观群众对她这样的举动,早就麻木了。



然而最有发言权的是她周围的学子,他们发现诸葛云疏只要拿起笔,除了蘸墨,就没有停顿过。



这是把七本启蒙书籍熟记到怎样恐怖程度,才能达到这样的水平。



他们自诩也都熟读会默,但是看到题目,特别是让写出句子处于书籍的多少行多少列时,难免要思考一番。



不得不说,太打击人了。



要是诸葛云疏听到他们的心里话,肯定会回一句,那是你们没有经历过系统内名师的毒打。



是真的打手板,一次比一次打的狠。



回忆起来,都是伤心泪。



王夫子看着台下众学子,对林山长道:“这届学子,心里抗压能力太差了。”



听着他的话,林山长很是无语,要不是他这个师弟一意孤行,非要增加题目难度和题量,底下的学子也不会这么狼狈。



虽然有些埋怨,但是眼睛一直盯着前两场比试的前三名看。



话说,在这么多狼狈学子中,有几个镇定自若的,对比之下,异常显眼。



林山长使劲伸头,看着第一排诸葛云疏的答题情况。



不得不说,写得太快了,只要她拿起笔,就没有停顿,一题接着一题。



林山长安慰自己,可能这名学子对书籍内容掌握非常透彻。



经义中的帖经考察的就是读书人对书本的熟悉程度,只要下功夫,基本没啥问题。



但是墨义就不一样了,它主要考察读书人对书籍句意的理解。



除了夫子讲解的,更深层文意还是要靠学生自行体会。



林山长继续伸长脖子,想看看诸葛云疏会不会被墨义题难倒,毕竟这个孩子年龄这么小,理解能力应该有限。



然而,事情并没有向林山长想的那样,只见诸葛云疏答完帖经,赶紧换了一张白纸,抬头看了一会题,又低头继续写起来。



一题,两题,三题~,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农家女的科举日常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胖达爱生活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胖达爱生活并收藏农家女的科举日常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