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高,两边抹坡状是这边民居的特点。



周围再用红砖墙围起来。



院子外面种一圈杏树或者桃树,四面角落里留几个大楸树。



喜鹊最喜欢在楸树上做巢。



门前到手会种一排苹果,梨树和山楂之类的水果树,等长大后,自家人可以吃,也可以用来招待客人。



至于樱桃树,还是适合放在院子里。



倒不是怕外面有人偷,而是要防着偷吃的鸟。



什么百灵啊,麻雀之类的小鸟,最是喜欢火红的樱桃。



樱桃当初进化为红色果实,肯定是希望能被鸟更容易发现,从而将它们的繁衍种子带向四面八方。



可谁知道呢。



鸟根本等不到它们种子成熟。



只要稍微挂点红色,它们就会成群结队过来,大快朵颐。



你偏偏还拿这些家伙没办法。



这时候的庄基地,一般都是八分地,但关系硬的话,也能搞到一亩地。



后世全部都变为四分地,就小很多。



不过,即使是一亩地,对于喜欢大而自由的西北人们,依然觉得不算宽敞。



于是有人会想办法,将庄基地搞为两亩以上。



咋办呢。



方法很简单。



例如父母原本和孩子一起住,后来儿子分家出去,那靠着原来的庄基地,再背靠墙新建一个院子也很正常。



父母在世时,相当于是两个院子。



一旦父母去世,中间那堵墙就会被拆掉,可不就一亩变两亩了。



反正村里对庄基地管理的也不勤快,每家就能申请一个院子,有啥管理的必要呢。



慢慢就被钻了空子。



同样途径的还有兄弟,姐妹和兄弟,甚至还能衍生到爷孙。



这边地广人稀的,种地的良田不够,建庄子的普通地,却不少。



余秋堂就是准备谋划个两三亩大的院子。



他替姐姐想过,以她的身体,即使稍微能治疗得好转一些,怕是要出嫁也有点麻烦。



勉强找个人家,到人家门上说不定会被欺负,日子肯定过不好。



那不行的话,就看看能帮招赘一个老实人嘛。



总有些穷人家的小伙子,人品端正,没啥大本事,就想有个人作伴,好好过日子。



只要人好,生活幸福,什么招赘不招赘都可以另说,孩子的姓氏也不需限制太死。



那姐姐要过这种日子,就要提前给准备好一个院子,相当于给姐姐长势。



另外,还有侄子余小伟。



这孩子今年十几了,呼呼几年后,就能给他找对象成家,哥哥没了,这侄子的婚礼,可不都要自己给操办。



……



总之,过日子就是这样,各种事情混杂在一起,一件件去解决,便是生活。



转眼就是日。



余秋堂终于从余蛋儿得到信息,说是在他和村长,村委会的强烈建议,多番沟通,嘴皮子都快磨烂的情况下,总算同意余秋堂的请求。



同意让他兑地。



不管这小子是不是真费力,余秋堂还是对他表示感谢。



在余蛋儿的牵引下,他在队上签了字,画押,盖上大拇指的手印,专门还去村委做了备案。



所有手续办完后,在村委派人的监督下,余蛋儿带着两个见证人,一起拉了地界,正式将新的地归置到余秋江家附近。



至此,他总算有惊无险地完成“兑地”任务。



新基地建设,总算推进到关键一步。



“好,秋堂,伱看清楚,这两个石头就是你地两边的分界,暂时这边就你一家,基本没啥问题,若是后面还有其他人,到时候将石头挖出来。”



说话的是队上一个长辈。



跟着余蛋儿一起帮着拉地。



说是石头,就是在地的两侧,分别挖一个一米多深的坑,买进去一个石头,然后重新埋起来,在土上面再埋一个石头。



和下面的石头完全垂直。



出现地界分歧时,只需要将石头挖出来对比就行。



这看起来很麻烦。



但实际上,即使这样,有人还想着法子钻空子。



甚至有些喜欢占便宜的人,不但会将上面石头挪动,甚至还会偷偷将下面的石头挖出来,重新挖个洞填进去。



所以呢,为避免被钻空子。



有人在地头种一些黄花菜。



黄花菜是多年生植物,只要不被人为损坏,就可以一直活着。



死的东西容易挪动,活的就难搬动。



让钻空子的人收敛许多。



不过,即使这样,细致一点的人,每年自己种地前,或者邻居播种后,都会带着尺子在地里去量,反复确认每一寸土地都被有效利用。



以及,别人没有占自己便宜。



送走拉地界的人,余秋堂坐在地边,看着属于自己的十一亩地,眼前似乎出现幻觉。



新建的院子,门前果树已开花,粉的红的白的,有微风轻拂,落英缤纷,小孩子们在树下面的跑着捉迷藏,几只狗子懒懒地看着孩子们的,悠闲地吐着舌头。



“在想啥呢?”



余秋江递给他一碗水。



余秋堂接过水一饮而尽,和分地人说话导致的口干舌燥得到缓解。



“在想啊,这里未来要怎么布置。”



余秋江点点头。



“先前听你说要搬过来,还以为就是说说,还真就来了。”



“这里好啊,你看多安静。”



余秋堂双手伸开的,呼吸着从山林里吹出的风,长长舒口气。



舒服!



余秋江也在他身旁席地而坐。



不过没有再说话。



余秋堂看看他,笑了笑。



兄弟俩就这样安静地坐在地梁上,望着远处的村庄发呆。



正是炊烟升起时,村里人家房顶烟囱缓缓有烟气冒出来。



“准备啥时候开始打基子?”



“等雨呢,不知啥时候能来。”



“倒也是。”



“等着呗,也不急这会。”



“倒也是。”



余秋堂回到地坑院,看到父亲正坐他窑门口抽烟,脸色很阴郁,心情不咋阳光。



他没说话,准备去喂小狗,都走过去了,却被余得金喊住。



“我听人说,你将地兑了?”



“对啊,兑到山脚那边。“



“胡闹!”



余得金估计是忍耐了,但没能忍耐住,



()



第114章 不比野兽温柔



第(3/3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重回1984赶山狩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蜗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蜗猪并收藏重回1984赶山狩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