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相对妹妹出道即是巅峰,余小伟就老实很多,他目前和瞎子没啥区别,书本上很多字,就跟蚂蚁似的,看的他眼睛花。



所以他只能假装老实,每次老师让翻书,他就跟着别人翻,勉强能应付过去。



但如果遇到写字,他暂时可不会写,想来想去,索性用纱布将右手包起来,说是做饭伤到手,没办法拿笔写字。



便解决了做作业的难题。



但每天回来,就在家里疯狂开始练字,别的不说,先将一二年级所有的字全部学习一遍。



为此,他只能暂时放弃帮姑姑做豆腐的差事,回家后就啥事都不做,专心练字,一直练到半夜实在困的不行才睡觉。



余秋堂看他有这个恒心,便专门给他找了很多旧报纸回来让练,后来旧报纸也供应不上,干脆就让用笔蘸着水写,在外面地上写。



反正就是用尽各种手段,几乎是填鸭式将内容填进脑子里。



这个过程中,余秋堂发现余小伟的脑袋瓜其实很聪明,记忆力相当好,学起字来速度飞快,有些难写的字,即使一时想不起来如何写,但至少能认出来。



这就相当不错了。



慢慢地,余小伟已经能听懂老师的安排,而书本



()



第94章 分地家庭会议,狗爹



第(2/3)页



的字,也不再是曲曲扭扭的蚂蚁,而是一个个代表着各自意思的字符。



第一阶段的语文恶补暂时结束,他又准备用半个月将数学的基础知识补补,一二年级的数学都相当简单,他毕竟年龄大,现实中就用到计算,学起很简单的数学题目,自然事半功倍,反而没语文那么麻烦。



两个孩子的学习状态,都让余秋堂很满意,暂时也将这事放下心。



入学之后,事情就变得简单多了,只要按部就班一年复一年去读就行。



过几年,如果能考上清泉初中最好,实在不行,还可以考邻村的一个初中,至少都有用学上。



至于未来能不能上高中,能不能上大学,这就是另外一回事。



人人的能力有限,也不是说想让上就能上。



到时候看具体发展如何。



除了两个孩子的事,剩下便是秋收。



荣城的气候和地质条件,决定了荣城的农作物每年只能种植一季半。



啥叫一季半呢。



就是种一季长的,主要的农作物,例如小麦或者玉米,高粱这种。



再种半季生长周期短的,就包括谷子,糜子,荞麦,油菜,豆子等等。



以小麦和糜子与玉米为例,大概就是秋天种小麦,第二年夏季收,然后种糜子,等到秋天将糜子收了,地闲置一段时间,春天种玉米,秋天玉米收掉,就能接着种小麦。



相当于两年种了三种东西。



这样的好处一方面是节约了土地资源,使有限的土地能种出更多粮食,另一方面也算是调整了土地营养。



也就是俗称的回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5)

章节目录

重回1984赶山狩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蜗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蜗猪并收藏重回1984赶山狩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