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没告诉余秋堂出了啥事,直到余秋堂跟着他跑出几百米,这才知道原委。



原来,真是出大事了。



王家村一共十三个生产队,也叫自然队。



生产队这种称呼,本是来自于五几年,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个人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不足,联合起来更容易促进农业生产。



后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出来后,一部分省份的生产队称呼直接取缔,直接村到户进行管理。



但也有些地方,因为村子实在太大,所以暂时还保持着生产队的架构,只是功能和之前并不完全相同。



以前的生产队,一切都是共有,需要大家一起劳动,挣工分,按劳分配。



改进后的生产队,更像是一个社区,是村下设的小单位,生产队依然还有一些公共资源,例如一些公共土地,水井,树木等等。



这些东西村里有兼管的职责,但具体是由生产队长来调配,算是以前制度留下的管理模式。



其他的,生产队还有很多功能,例如组织宣贯村上的政策,组织开会,解决村民的纠纷,甚至包括早些年收取电费等一些列活动。



事无巨细,繁琐着呢。



我们国家大而广阔,每个区域的经济文化发展并不同步,所以落实到具体管理,也是有各自的灵活性。很多不明所以的人还以为生产队这种体制早就随着历史洪流滚滚远去,其实不然。



余秋堂家属于四队,而王浩峰则是属于七队。



王浩峰之所以来找余秋堂,是因为他们队里今天突然很多人同时中毒了,上吐下泻个不停。



余秋堂开始纳闷,你这中毒了,就找医生嘛,找我来做什么。



但王浩峰却说找过大夫,大夫说是大家都中毒了,从皮肤瞳孔,以及舌苔观察,好像是某种蛇毒。



可问题是,他们身上都没有蛇咬过的痕迹。



而且很多人今天根本没出过远门,也没进山,怎么又会碰到毒蛇呢?



所以大夫一时间也难以捉摸,眼看着中毒的人越来越多,虽然没有致命,但大人还能坚持,就怕小孩子抵抗力差,万一……



听到这,余秋堂觉得自己不去说不过去。



不管能不能帮上忙,好歹也要看看,这种山村村民集体中毒的事



()



第77章 出大事了



第(3/3)页



情并不常见,所以村里的大夫一筹莫展并不意外。



他来不及放桶,只好挑着一起来到七队。



队与队之间并没有什么界限,具体地域划分,也就只有两队交界处的住户才知道,两人急速跑了十几分钟,就迎面看到路边站着几个人。



“哎呀,峰子,叫你找拖拉机,你咋半天了,啥都没找回来,喊个人来干嘛。”



一个白发苍苍的大娘一把扯住王浩峰的胳膊,颤巍巍的埋怨他,在大娘身后,有对三十多岁的夫妻,妻子怀里抱着个三四岁大的孩子,哭得厉害,旁边男人焦急的直踱步。



“三婶,我这位兄弟对山里的东西很熟悉,拖拉机我找了,要等下过来,顺便让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重回1984赶山狩猎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蜗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蜗猪并收藏重回1984赶山狩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