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王愤怒的瞪着眼睛,眼中有泪水在滚动,他哭了。
陈王愤怒中又带着一些茫然,他哽咽的说道:“陛下,这世道,究竟是怎么了?就连陛下所依仗的忠臣,都打了折扣?”
陈王心在滴血,他本以为,刘备是汉室宗亲,远比吕布赵云这些人更要忠心才对。
陈王觉得,刘备一定愿意拿命去守护大汉,愿意拿命去维护皇帝的尊严。
可结果,刘备却躲起来了。
刘协点了点头,“今时不同往日,现在能够稍微听朕的命令,就已经算是忠臣了,至于陈王所说的君辱臣死的事情,朕觉得都太久远了……”
刘协摇了摇头,无奈的叹息了一声,这样的忠臣即便有,也很难遇到。
刘协从内心深处,早已经把忠臣的标准,降低了一百倍。
以前的忠臣,文死谏,武死战,君忧臣劳,君辱臣死。
现在的忠臣,只要能适当的听一下皇帝的命令,就行了。
皇帝说三句话,能听一句,这就算忠臣了。
因为时代变了,自从董卓乱政以来,皇帝的地位就不那么重要了,人人都知道他是皇帝,但真正把皇帝放在心里的,又有几人呢?
“好了,陈王,现在的局面,可比以前好多了。”刘协劝了好久,陈王才止住眼泪。
陈王噗通一声,重重的跪在了刘协的面前,“陛下,您放心,臣就算死,也永远追随在陛下身边。”
赵云也跟着跪在了地上,“臣也一样,誓死效忠陛下。”
刘协赶忙把两人扶了起来,“好了,朕心里都有数。”
刘协随后迈步走出营帐,两人急忙跟了出来,刘协背负双手,深邃的目光望向了许都的方向。
虽然许都的事情,是陆逊贾诩等人在执行,但真正掌控谋划这一切的,却是刘协。
每一个细节,他都和贾诩反复商量过好多次,什么时候动手,也都是刘协用书信给贾诩传递过去的。
就在曹仁受刑挨打的时候,密诏就当着曹操的面,送了出去,信中除了密诏,就是刘协的行动指令。
刘协要靠自己,拿回原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
陆逊是刘协亲自培养起来的。
太史慈是刘协一次次写信,用诚意感化招募来的。
刘彪这些人,刘协在出发官渡之前一个个都和他们喝过酒。
至于贾诩,刘协相信他在地下已经呆够了,呆腻了。
如果计划不成功,贾诩就永远不可能重见天日,永远不可能和家人团聚。
至于董承这些人,压根就没有真正的指望他们,但他们的热情,还是值得肯定的。
虽然刘协没有亲身参与,他本人也没有出现在许都,但是,他的心早已经飞到了许都,他和贾诩这些人一样,满怀信心,志在必得。
古往今来,有哪一个人,心甘情愿的愿意被别人骑在头上?
更何况,他还是大汉的皇帝!
皇帝,永不为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