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养朱!



这个词可不好听啊!



但是这个不好听的词,却如九天落雷一般砸在朱元璋的头顶,让他脑袋嗡嗡作响。



在杨炎说,他的封王戍边之策会消耗大明国运的时候,朱元璋心中是震怒的,脸上虽然没有太大动静,实则已经起了杀机。



毛骧说要过去宰了杨炎,朱元璋叫停了。



他到底还是好奇,杨炎究竟会怎么说。



只是没有想到,在听完杨炎的话后,他竟是说不出一句话来。



天下养朱。



这个词不断的刺激着他的神经。



真的会这样吗?



他暂时还不能确定,这些都是杨炎的推理,但是他找不出任何反驳的理由。



然而……



事实也是如此。



历史上的大明,的的确确受困于天下养朱这个难题。



如果说大明前期皇室宗亲得到总人口数还不算多,岁禄钱粮通过朝廷挤挤也还能拿出来,那么大明中后期供养庞大皇室宗室群体的重担,就是几乎压垮了朝廷乃至地方。



大明中后期的宗藩岁禄由中央和地方财政共同承担,但宗藩的属员,也就是那些和皇家血缘关系已没那么亲近的宗室疏族,其岁禄,包括其官吏、仆役,都由地方政府全权负责。



万历年间,在籍宗室人口超过十万,见存人口超过六万。



崇祯年间,在籍宗室人口多达三十三万,见存人口高达二十二万。



岁禄开销之大,可想而知。



且在宗室子弟越来越多的同时,因为天灾人祸以及内外的因素,大明掌控的土地,以及人口,却在大量减少。



至弘历年间,国家土地较洪武年间减少超四成,人口锐减亦近半。



更少的人口和更少的财政收入,供养更多的宗室子弟。



一些历史数据,直观地展现了当时的困境。



嘉靖四十四年,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八百六十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37.66%。



万历二十二,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一千八百五十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65.13%。



天启四年,岁禄仅所需禄米一项约为三千九百六十七万石,约占当年田赋收入的143.34%。



田赋倒贴都不够宗室子弟支撑生活!



如此负担,如果大明支撑得了,那大明中后期也就不会农民起义层出不穷。



事实上,起义多发的山西、陕西和河南等地,正是宗室子弟数量较多的地区。



因而说“两省之粮食”还不足以供养大明老朱家一家人,这还是委婉之辞。



可以说,整个大明的田赋一项都不足以填补宗室岁禄这一个窟窿,实打实的天下养朱。



而这一切,都始于朱元璋的封王政策。



朱元璋分封诸皇子为亲王,并规定一套严格的藩王宗室制度。



这一制度在燕王朱棣靖难之役成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2)

章节目录

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玉壶冰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玉壶冰并收藏大明:秋后问斩,狱友是太子!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