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好装备,我们再去一趟清水河,找他问一问。”
“有枣没枣打一杆子,抓过来再说。”
“景逸商行的实力怎么样?我是说武装实力。”
“额聊胜于无吧,二十几个人,枪有十几只。”
白狗挠了挠头说道:
“这根本算不上什么武装实力吧?其实景逸商行主要还是依托果敢的各个势力存活的,自己不需要维持多少武装。”
“一个冲锋就打没了甚至都不需要一个冲锋,我感觉我们站在那里,他们就直接投了。”
“但问题是,要抓他们过来,总得有个理由吧?”
“要什么理由?”
陈沉摇了摇头,开口道:
“警察抓人才要理由,我们抓人只要清单。”
“现在果敢是彭德仁说话,他就算不能随便帮我们抓人,还能跟我们过不去吗?”
确定了基本的策略,第二天一早,陈沉马不停蹄地开始安排行动计划。
这一次的行动实际上并不需要太多花里胡哨的策略,简简单单几个词概括,那就是:
赶路,抓人,审问。
如果景逸商行的背景真的像白狗所说的那样“简单”的话,他不相信这个人能扛得住自己的审问。
别说华美商行的事情了,哪怕是严打之前的事情,都能让他竹筒倒豆子地说出来
不过,具体安排哪些人、安排什么装备,还是要考虑的。
人数不宜太多,太多的话会引起不必要的关注;装备必须饱和,以保证在人员数量比较少的情况下能有足够的战斗力,也是为了保证万一要直接进行后续行动的话,不必再耽误时间等待装备。
同样的,自己必须得要去,因为这种相对“专业化”的行动,东风兵团里还真就没有其他人能替代自己的位置。
人才断层的问题还是得尽快解决啊
站在别墅门前,陈沉叹了口气,拉栓检查hk416的状态。
长期使用之后,他对这把枪已经无比熟悉,闭着眼睛都可以完成各种战术动作。
但一旁的石大凯、李帮等人就不一样了,他们虽然平时也会拿陈沉的枪来摆弄把玩,但都没有经过系统性的训练,动作还比较生疏。
不过好在,这种生疏倒也不会影响他们的基本操作。
“陈哥!这红点瞄真好用!”
鲍启兴奋地举枪瞄准又放下,脸上写满了“得偿所愿”的满足感。
陈沉他们缴获的hk416全部都是搭载了红点瞄具的,是eotech552。
这玩意儿最早在2000年左右上市,属于相对老旧,但稳定性、可靠性都比较强的一款瞄具。
陈沉自己不算太喜欢这款瞄具,觉得它视界太窄、镜内视角偏绿,不适合缅北这种到处都是绿色的环境。
不过,这样的小缺陷并不能抵消红点瞄对传统机瞄的压制力,给刚刚开始接触非直瞄系统的鲍启等人用,也算是一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