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啊!我问过王忠磊,他说用的我的原名。”
“可我这边也没……”
韩三品说到一半停住:“等等,我打个电话。”
“喂!小王,《小偷家族》导演的名字是怎么回事?”
“我什么时候说了小栋名字要保密?”
“李总……行了,以后没有我的亲口命令,不准擅自更改任何电影的信息。”
……
挂掉电话,面对儿子的询问眼神,韩三品叹了口气。
“唉!我还没坐上那个位置,有的人终究是还不死心啊!”
接着他又摇摇头:“你放心,后面不会再出现这种事了。”
……
六月末。
考试结束,王维红帮韩家栋介绍了一份实践机会。
去帮师兄宁昊拍一部电影。请下载小说app爱阅app阅读最新内容
韩家栋没答应也没拒绝,但去见了宁昊一面。
相比几个月前的意气风华,此时的宁昊已显得有些颓废。
之前答应投资的老板已确定撤资,但宁昊也不好说人家,毕竟人家还给他留了十万块。
他这段时间也没少找其他老板要投资,可人家一听是文艺片,还是纯藏语片,就完全没了谈的兴致。
但宁昊也不是那么轻易放弃的人。
拍《香火》的时候,他一个人拿着几万块,随便找了几个人都敢开搞。
现在有人帮忙出了十万,自己手里还有帮人拍mv存下的十来万,北电的王维红老师又愿意帮忙,斯高琴娃前辈还愿意帮忙解决场地群演的问题,那还有什么好怕的?
只不过胶片电影就别想了。
一卷胶片就得一千五百,但只能拍四分钟。
虽然他不至于像姜炆那样一部电影就用上近五十万尺胶片,但二十几万块,肯定是远远不够的。
就算是用每张磁带能拍四十分钟,却只需要五百元成本的数字拍摄,这点钱也大概率不够。
不过他还是决定要拍,到时能拍到哪儿算哪儿。
酒桌上的一帮朋友见他已经下定决心,互相凑了凑,又凑了十万块给他。
韩家栋虽然不可能跟去帮忙,但把拍《小偷家族》的十万块导演费掏了出来。
后面电影大卖,王忠磊王常田他们倒是想过给韩家栋封一个大红包,不过被韩家栋拒绝了。
他只拿自己该拿的。
之前是个新人导演,那就只拿新人导演的报酬。
现在有成绩了,那就按有成绩的来。
《绣春刀》就是基础的导演费再加上后期票房分成。
他这掏钱掏的痛快轻松,却把宁昊感动得不行。
毕竟,这种小众文艺片,能上院线的机会都没有,即便拿奖,版权也几乎卖不出,投钱就跟往水里扔没什么两样。
特别是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