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外出,耽误不短时间,灵石收益,一块都没有。



但孟周却感觉非常愉悦,整个人,从内到外都有种通达轻快之感。



偶尔做点好人好事,似乎,也不错。



静室中,在拿起一块二阶极品灵材,用各种技巧对其进行捏制塑形之时,孟周心中还忍不住如此想。



不过很快,他就按下了这些念头,全身心的投入到对三阶灵傀的制作之中。



也就在这一天,三阶灵傀完成小成之境的积累,晋入大成。



三阶灵傀的制作水准晋入大成之后,制作的效率更进一步提升,从每天可制作十具提升到每天可以制作十二具。



十七,上午。



随着最后一小份三阶灵材被填入灵傀核心,再次收获了两百点经验的孟周再一次因为材料缺乏暂停了对三阶灵傀的修炼。



【三阶灵傀大成3900/60000】



剩余的三十四份三阶灵材,孟周并没有继续用来练级三阶灵傀。



此外,孟周用五百颗上品灵石购买的大量二阶灵材,只用了一小部分,还有价值大约三百六十颗上品灵石的材料剩余。



这些日子的付出,收获的则是一百六十二具假丹灵傀。



加上原来的一百具,他手中假丹灵傀就有两百六十二具。



看着整齐站立在储物空间中,宛如兵马俑一般排列的两百多具灵傀,孟周心中,生起一种富足又强大的感觉。



这些灵傀,既可以用来卖灵石、换资源,也可以顷刻间变成两百六十二具假丹亡命。



那阵势,真的可以排山倒海啊!



只是想想,孟周就有些心眩神驰。



……



“接下来该做什么呢?”



孟周的注意力再次落在了三阶技能“万象演绎”之上。



这些日子,万象演绎收获的经验不多,总共也就增加了3400点经验。



依然停留在小成之境,距离更进一步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万象演绎小成16400/30000”



孟周有种感觉,自己现在虽然还在筑基层次,但他当下所在高度,其实早已经超越了寻常筑基的范畴。



继续将视野局限在二阶层次,去琢磨修炼更多二阶技能,并无太多实际意义。



虽然,这些二阶技能在他冲关结丹之时,能够趁着生命门户短暂洞开的窗口期,让技能天赋化。



但这个窗口期是短暂的。



在这短暂的窗口期中,能够天赋化的技能也是有限的。



就如当初在冲关筑基之时,他也没能将所有一阶圆满技能都天赋化。



即便冲关结丹之时,这个窗口期更长,但二阶技能的块头也更大,“消化”起来也必然没有一阶技能那么容易。



而他现在掌握的二阶圆满技能,数量上也已远远超过当初冲关筑基时掌握的一阶技能。



更何况,与其将时间和精力耗费在二阶技能上,何不“强推”一项三阶技能上去?



越是使用,孟周便越发觉得,“万象演绎”这门三阶技能奥妙无穷。



要是能将其修炼到圆满,并借着冲关结丹的契机天赋化,收获比多获得一种灵体还要有意义得多。



而这些日子,通过“万象演绎”在不同情境下的表现以及经验增长的多寡,孟周也渐渐把握到了这门技能的练级诀要。



“此前,这门技能升级最快的时候,是通过阅读那些典籍,在心中构建‘演绎世界’的时候。



最快的时候,每天收获的经验超过了两千点!”



“而后,便是试制三阶灵傀,不断失败,不断总结的时候,每天有六百点经验到手。”



“其次,便是学习三阶灵傀炼制方法的时候,每天也有五百点经验收获。”



“再次就是成功掌握三阶灵傀炼制方法之后,随着掌握程度越高,收获到的经验反而越少。”



……



“所以,万象演绎经验收获的多寡,和学习对象等级的高低基本无关。”



“关系最大的,是思维活动的活跃和复杂程度。”



“思维活动越活跃,越复杂,收获的经验便越多,相反,便越低。”



“比如我在心中构建‘演绎世界’之时,将数百本跨时间、跨地域、源出不同的书籍文字作为材料,将它们生拉硬拽扯到一起。



脑海中,各种信息的碰撞和交互,都达到了某种巅峰,是以,万象演绎的经验才会增长得如此之快。”



“除此之外,便是不断的失败、不断的总结、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也都能带来不菲的经验回报。”



“与之相反,若是基本成功掌握了某种技能,只剩下不断的熟练完善。



在这里,万象演绎能够发挥的空间就越来越小,思维活动只在一个固定的区间来回,收获的经验自然越来越少。”



理清楚这个脉络之后,便可以清晰的发现,万象演绎这门技能的练级方式和其他技能完全相反。



其他技能快速练级的方法,就是在成功入门一种技能后,不断的重复它,重复的次数越多,经验回报便越多,升级就越快。



而万象演绎恰好相反,它最忌讳的就是重复,它最需要的是不断去尝试新的东西,不断去面对一次次失败。



基于这样的规律,孟周总结出了快速练级的两种方法。



一是收集更多典籍,单是从黑市中去淘购已经很难满足自己的需求。



孟周有两个想法,一是通过三川会、碧血军这两个渠道,让他们帮自己收集。



再一个,还是通过三川会和碧血军的渠道,但却不是收集那些“旧闻典籍”,而是“时事新闻”。



事无巨细,各种乱七八糟的驳杂信息,只要他们能够收集到,就全都来者不拒。



在快速丰富“演绎世界”的同时,这海量杂乱的信息,就是“万象演绎”最好的“磨牙”材料。



这是“求诸于外”的方法。



第二个方法,则是“求诸于己”。



搞研究,搞创造!



只要掉进这样的深坑中,不需要他主动去找,新困难、新情况就会自己长脚向他扑来。



失败也会排着队向他冲来,根本不需要担心失败的次数不够多。



结合这两个思路,孟周又更仔细的梳理了一遍,便有了决断。



他操控惑心莲分身,土遁远离庄田庄的区域,然后,给涂柏耀发了一道飞识传讯。



委托碧血军帮自己收集各类轶闻笔记,手札典籍。



——之所以要用惑心莲分身跑远了传信息,是因为飞识传讯的特点很容易暴露发信息的源头地点。



他虽然已经不怎么担心在碧血军面前掉马甲,但他却不希望现在这个时候横生枝节。



庭院中,一边收回惑心莲分身,孟周一边向阚越发送了一道飞识传讯,希望能够从他这里获得一些时事新闻,事无巨细,什么消息都可。



孟周相信,以他和潘会长对自己的重视程度,一定会尽心竭力的去做这事。



对三川会来说,加大力度收集各类情报信息,这也不是一件坏事。



为了避免双方在做任务的过程中彼此“打架”,孟周特意让双方错开,一个专注于过去,一个专注于现在,宛如两条彼此不相交的平行线。



在等待这些材料上门的时候,孟周当然不会闲着。



他也同时开始了自己的创造研究。



并不需要他去生捏硬造一个研究方向。



早在孟周还没有筑基之时,孟周心中就已经有了一个目标,只不过,一直都有各种修炼任务缠身,始终没能落在实处。



现在,就是一个绝好的时机。



孟周神识在储物空间一扫,将两套笔记取了出来。



其中一套,乃是“苗琳笔记”。



很早以前,还在暖云谷的时候,孟周将中毒极深的严熊治好,夫妻二人为了感谢自己,挖空心思,回馈了自己几样赠礼,其中便有苗琳本人的炼丹心得,也就是他眼前这套“苗琳笔记”。



苗琳的炼丹天赋很一般。



她能够一路进步,一是有严熊这个非常耐操的试丹人,再加上两人又是朝夕相处的道侣,配合出了默契,对她每一次的失败,都能很及时的得到最准确的反馈。



这是其一,其二则是她“笨拙”的成长方法。



完全摒弃了炼丹师最在意的“感觉”,她把自己当成一个瞎子,或者说,缺乏天赋的她,和那些天才炼丹师相比,真的和瞎子没什么区别。



这种情况下,她只能一步步摸索着前进。



每一次进步,都是不断的试探摸索出来的结果。



她赠与自己的笔记,便记录了她截止当时为止,每一步的摸索历程。



这是一种很笨的方法,毫无技巧可言。



但孟周却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深挖的方向,只因为它的门槛很低。



而且,她使用的方法,也更符合孟周的“审美”。



其他炼丹者,是手工业者,甚至可能是艺术家,它们将一次炼丹当成制作一件艺术品。



最终成品,可能超常发挥,爆出精品丹药,也可能发挥一般,只得普通品质的丹药。



总而言之,也充满了不确定性。



而苗琳的炼丹,则更像是在做化学实验。



虽然,她并没有做到稳定的产出——因为炼丹涉及到的材料太多,而材料的状态,是充满了变化的,没有两株灵草灵药是完全相同的。



这超出了她能够掌控的领域,所以,她的炼制也很难保证稳定的成功。



但这只能说是她的能力问题,不是方向有问题。



后来,为了从和信楼白嘌二阶废丹废器,孟周用类似的理由说服了和信楼主。



这便是孟周取出来的另一份笔记。



虽然具体方法不同,但核心思路其实就是受到了苗琳的启发。



以和信楼主的见识,随便胡诌怎么可能骗得了人,当时与她分享的那些,也不是随意编的瞎话。



孟周取过苗琳的笔记,认真翻阅起来。



将笔记中的内容,与他自身的丹道造诣相互印证,思维开始高速转动。



深藏在脑海中的庞杂信息,不断浮起,不断被梳理归纳,不断被提炼,万象演绎的经验开始再一次快速提升。



与此同时,有关丹道领域的思考,也不断有新的收获反馈给他。



就在孟周沉迷研究,无法自拔之时,阚越登门造访。



之所以花了不少笔墨拐到碧血原,主要是为了展现一下碧血原与三川塬不同的生存环境,至于具体人物具体剧情,只是为了呈现出来的信息不至于太呆板,随着主角实力越来越强,层次越来越高,视野必然会超出三川塬这一隅之地,所以,这次借机会蜻蜓点水将碧血原的特色稍微提了一下,不知道会不会有读者嫌水。



(本章完)(3/3)

章节目录

苟道不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过电过敏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过电过敏并收藏苟道不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