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自信的乾隆皇帝
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确保自己的皇位稳固。
随着时间的推移,朝堂上的风波逐渐平息。
鳌拜的势力被彻底清除,朝中再也没有人敢于公然反对康熙皇帝。
而索额图也因为这次事件,成为了朝中最受皇帝信任的大臣。
……
同样是清朝。
乾隆皇帝此刻也在深思,不过片刻之后就忍不住哂笑一声。
"朕英明神武,大清怎么可能有权臣外戚?"
乾隆皇帝此刻无比的自信,觉得大清朝在他的统治之下,一个无敌的盛世。
正当他沉浸在这份自我满足之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御书房内的宁静。
一名身穿飞鱼服的侍卫慌张地冲了进来,跪倒在皇帝面前,额头触地,声音带着一丝颤抖:“启禀皇上,有紧急军情禀报!”
乾隆皇帝的眉头微微一皱,他的手指轻轻敲打着紫檀木的桌面,眼神中闪过一丝不悦。
他并未立即询问军情,而是淡淡地问道:“何人如此不懂规矩,未经通报便擅闯御书房?”
侍卫头垂得更低,颤声回答:“是边疆急报,信使一路换马不停蹄,刚刚抵达京城。”
乾隆皇帝这才挥了挥手,示意侍卫起身,接过了那沾满风尘的信件。
信纸上的字迹急促而凌乱,内容更是令他的脸色逐渐凝重起来。
原来,边疆发生了叛乱,一股不明势力正在蠢蠢欲动,意图颠覆大清的统治。
皇帝的自信被突如其来的消息击得粉碎,他的心中涌起了一股前所未有的焦虑。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叛乱,背后必有更大的阴谋。
乾隆皇帝的眼神变得锐利,他必须立刻采取行动。
“传我旨意,即刻召集文武百官,商讨对策。”乾隆的声音不容置疑,他的身影在御书房内显得更加高大威严。
不久,文武百官齐聚太和殿,朝堂之上,气氛紧张而肃穆。
乾隆皇帝坐在龙椅上,目光如炬,审视着每一位大臣的表情。
他需要找出这场叛乱背后的真相,更需要确保自己的权威不受挑战。
大臣们议论纷纷,有的主张出兵镇压,有的提议先行调查清楚再作打算。
乾隆皇帝听着他们的讨论,心中的计划已经渐渐成形。
然而就在这时,乾隆皇帝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让他忍不住皱起了眉头。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讨论之后,仿佛都要看一眼和珅。
也不知道是害怕说错话,还是想征求和珅的意见。
这让乾隆皇帝心中立刻就不舒服了起来。
因为他之前还觉得,大清现在没有权臣。
可是现在朝堂议事,大家居然关注点都在和珅那边,乾隆皇帝的眉头紧锁,他的视线在和珅身上停留了片刻,然后又迅速地扫过其他大臣的面孔。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