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



李世民这个时候也是满脸的赞赏。



他知道大明朝是历史上最后一个汉人王朝,能够有如此的气节实属不易。



"身为帝王,,就应该有这种决心。"



……



宋朝。



宋徽宗满脸都是不屑。



"君王死社稷?皇帝乃是国本,天下万民所系,怎么能随意就抛弃自己的性命?这实在不该!"



"要是朕,必然要换一个地方从头再来!"



……



清朝。



乾隆皇帝这个时候咬牙切齿,满脸的不服。



因为他看到了清朝的灭亡,看到了大家对清朝的不屑,也看到了大家对明朝的歌颂。



身为一名清朝,并且自认为是盛世的皇帝,乾隆皇帝怎么可能服气?



……



三国。



曹操不断的点头,大笑的开口道:"华夏英雄,有这个叫做朱元璋的一位,能以草芥之身成为皇帝,非英雄所不能为!"



刘备也是满脸的羡慕,他同样想要兴复汉室,可他恐怕很难做到了,而后世的朱元璋却再造汉庭,完成了这辈子的夙愿。



……



【到了明朝的第二位皇帝,建文帝朱允炆,他是朱元璋的孙子,朱元璋的儿子们当时大多在边疆抵抗外敌,每个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



按理说,朱允炆可以成为一位守国的好皇帝,他性格温和,仁慈。



但老朱家的疑心病基因太强大了,他也完全继承了朱元璋的基因。



他感到叔叔们实力太强,都是手握重兵的藩王,这让他感到不安全,于是打算削藩。



但他的想法和胡惟庸相似,他想一次性全部削藩,而不是逐个削弱。



结果,叔叔们眼看着就要失业,干脆集体造反,领头的是朱允炆的四叔朱棣,他是明朝的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朱棣登基后做了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迁都,他把首都从南京迁到奉天。



他的理由很简单,他在奉天当了藩王,那块地方他很熟悉,皇帝就是这么任性。



奉天靠近边关,山海关,这就是“天子守国门”的由来。



第二件大事是重用太监,其中就有一个当时名扬世界的太监,他组织了一场大规模的船队下西洋,他就是郑和。



同时,朱棣还成立了一个全新的组织,全是由太监组成,这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厂。



他还重新启用了锦衣卫,这两个组织都由他直接管辖,合称为厂卫。】



……



明朝。



朱元璋看完了第二位皇帝的介绍,也就是他的好圣孙朱允炆,表情一下子变得沉默了起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就刷个短视频,古人先上瘾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求你别追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求你别追了并收藏我就刷个短视频,古人先上瘾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