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雅州到打箭炉,亦或是从黎州到打箭炉,又或是到其他地方。



起始点、终点不同,根据路途长短,又分为长脚和短脚。



但凡是马车和马匹无法运送茶叶的地方,都需要背夫来运送茶叶。



男女老少皆可参与背夫行当,其中年龄最小的有七八岁、十岁左右的,年龄最大的五、六十余岁。



背的少的,譬如小孩子,只能背三十余斤。但背的多体力好的,譬如青壮年,可背三百余斤。



背夫背一趟茶叶,少则几人一群,多则百人一伙,由掌拐师作为领头人。



路途中,走‘七上八下平十一’。也就是上坡走七步,下坡走八步,平路走十一步,然后用丁形拐杖支撑休息。



沿途还会设有驿站,供背夫们休息。



但在到达驿站前,他们只能靠丁形拐杖支撑休息,不能把茶叶卸下来或是坐地上休息。



否则,再启程时,无法将东西背起来。



背夫之路极其艰辛,一来山高地险,特别是悬崖路,稍不留神便会坠落山崖。且有些路段风大、气温低,行走极其困难。



二来容易路遇土匪,被谋财害命。



三来收入得不到保证。茶商一般分半付或是全付工钱给掌拐师,掌拐师再分付给背夫。加上路上的各种消耗,最后分下来的工钱并不多。



因此,会从事背夫行当的,几乎都是穷苦人家。一年下来,挣个养家糊口的钱。



但这钱挣得极其艰难,常常会有去无回,客死他乡。



当然,除了茶马古道上有背夫外,其他地方亦有背夫。



只是,其他地方的背夫不再是运送茶叶,而是运送其他物资,譬如大件的家具什么的。



江吟望着眼神麻木又带着向往的背夫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特别是有些几岁大的孩子,偷摸望向她的眼神极其稚嫩。



他们或许不知道,但江吟却很清楚,这般大的孩子,这一去,大概是有去无回的。



她连忙放下掀起一角的车帘,让车夫加快速度通过。



虽然眼下蒙山茶尽榷入官,官府会清理沿途的匪患。但富贵险中求,依旧会有不要命的人去冒险。



何况最要命的,还是沿途的险道。



都说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背夫的背茶之路,是不亚于上青天的。



但那又如何,总有人要做这件事。就算没有,朝廷也会征徭役去做。



江吟不再看外头这些人,专心坐在马车里闭目养神。



直到马车驶到她爹娘遇害的地方,她才停下来,准备下车休息。



当然,停在这里的另一个原因,是她想借此机会,好好看看有没有什么可循的蛛丝马迹。



她爹娘遇害的这个地方,离府城还有一个时辰的车程。



但这是条大路,又是官道。平日里来往的人诸多,无论从什么方向看,这都不是杀人越货的好地方。



到底为什么爹娘会在这里遇害,又或者,是从别的地方被一路追杀到这里,最后遇害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宋茶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孤木无兮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孤木无兮并收藏大宋茶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