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感觉自己不是在造一个机器人,而是在造一个坦克的缩小版。
履带,放弃吧!他这么想着。
那么轮式,就要考虑翻滚设计,万一摔倒,歪了,或者被对手给顶翻,不能翻身和重新进行对决的时候,那么这个机器人也就算是废了。
所以他把自己机器人的轮式行进方式,设计成了无轮胎的实心金属轮,还是支撑整个机身大小,不管是全角度翻滚,都可以重新恢复行动力的设计。
这有一个名词,叫全地形行进设计!
所谓的全地形,那就有点厉害了。
首先是平地,不管什么材质的平地,沙漠,泥泞的沼泽,泥潭路面,光滑的玻璃,水泥路,柏油路,乡村土路,还是崎岖的山路,哪怕是台阶路,都要考虑进去。
其次就是水路,要不被下沉淹没,即便淹没,也能防水。
同时还要考虑是什么水,不管是雨水,还是池塘,哪怕是湍流的江河,还是波澜惊涛的大海,也都要考虑进去。
这时候,右脑发达的左撇子程国玉,想到了可怕的一幕!
万一对手,是用硫酸,王水,或者岩浆,胶水等等这些破坏力来阻止自己设计的机器人行进能力呢?
金属,又成了一个败笔,因为金属,大多数都是跟强酸碱不友好的。
岩浆的平均温度一千度左右,那么就要设计耐高温。
胶水粘合度也要考虑进去如何脱胶。
其实胶水和光滑是两个矛盾的概念,一个是加大电磁力的摩擦,小分子之间的嵌入粘合;一个是让其失去摩擦力,无法进行定点刹车。
所以,程国玉又想到了地形针对性设计。
首先,他这个塔式机器人,要设计成多功能驱动轮。
足够坚硬,足够耐高温,也要耐寒,同时还要防止被锁死,防止电磁力拖拽,防滑脱……
仅仅是一个塔式机器人的轮子,程国玉就想到了那么多,最终,他设计出一个滚轴万向轮的样子。
前后,是可以正反转动的轮子;左右,是可以原地拐弯转向的轮子;哪怕是翻滚,轮子会贴在机身上,以环形轨道的形式做滑膛支撑。
接着是材质的选择,除了金属,能耐高温的,还有很多合金体系,同时要绝缘,那就是人造金属了。这种材质,最后弄出耐高温高分子技术,但为了不久之后郑缨到来的考核,程国玉无奈的撇嘴笑着放弃了。
原因就是那种高级材料,他弄不到。
第二个就是动力系统了。
一个小型的塔式机器人,是绝对不可能用内燃机的!也不可能用涡轮增压什么什么的,总之是不能有燃烧室的那种。
因为体型太小,无法装载太多的能源燃料。
如果用电的话,那就要考虑蓄电池的选择,要知道,蓄电池,不管是什么电池,冲击力会损毁内部构造,从而报废失去动力。
如果用太阳能电池包,那没有阳光的时候呢?
伤脑筋的问题一个接一个的来了。
光感元件,是用作可视识别的,路况,障碍,对手识别等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