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次鸦片战争,而是正义的通商战争。



如今,不仅仅是通商战争,大清国还扣上了虐杀白人、虐杀记者且烧毁英法‘合法’鸦片,无视第一次鸦片战争签订的条约,不允许通商鸦片的帽子。



“林公硝烟,是为了我大清,这是我大清内部事务,他们有什么资格谈什么自由贸易?”一位年轻人走了出来,猛地一甩手,将辫子甩到脖颈上。



“就是,而且那都是十几二十年前的事儿了,现在这个报道……我们应该是安全的吧。”



“他们不是有法律吗?按照法律,我们在这边难道也会安全问题吗?”



“对啊,况且老爷带了那么多钱财,我们又不是不交税。”



男丁们议论的声音越来越大,他们死死抓着辫子。



哪有剃辫子的?荒天下之大谬。



说话间,只听得门口一片吵杂,两个外出采购的小厮一身的血,刚进门就倒了下去。



手骨断了、鼻青脸肿、身上钱财悉数被抢走,最可怕的是,头顶的辫子被粗暴地剪去,露出了流血的头皮。



瞬间,庄园内寂静无声。



半小时后,管家将满袋子的黑色辫子挪到远处大树下,伴随着炊烟袅袅,毁之一炬。



两小时后,所有的人将带过来的衣物精简得只剩贴身所穿,包括夫人带过来那金丝璀璨的华服,也打了包。



老爷摸了摸自己的短发,他很不适应,拿起帽子盖住后,又取下这顶从大清国带过来的帽子,丢到地上。



“拿洋人戴的帽子来。”他命令道。



“把带过来的所有衣物,除贴身所穿,全部丢了,立刻去外面买洋人穿的衣服。”他又命令道。



来到了英格兰,这是人家的地盘。



他们的民众支持攻打大清国,因为这是‘复仇’,也是‘自由’的战争。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来到欧洲的这些中国人是被歧视的,是被憎恨的,是会被排挤的。



似乎,要活下去且活得好,只剩一条路:尽可能地融入白人的社会。



“老爷,我们这些奴才的衣服不值什么,夫人、小姐和您的,那可都是好东西啊,要不……卖了?”师爷很是肉疼地看着这堆积如山的衣服。



崭新的啊!能从大清国带来,那都是家底。



“卖了,卖给谁?能穿这些衣服的都是大清国人,而其他大清国人谁敢在大街上穿这个?”老爷摆了摆手。



“有地方可以卖,曹老爷他们家前几天就开始清理衣服了,有一批送过去,人家就要了,价格虽不高,但蚊子腿也是腿。”师爷说道。



老爷很是惊讶,问道,“哪儿?”



“黑猫酒馆。”



那得速速去,别人家若是先送过去,多了的话,人家可就不收了。



-----



1860年9月月中。



“头条!头条!《蒙古马队四处逃散,家禽而已》



“印度军人胜仗后高喊,大清国骑兵就是一群家禽!”



“正面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归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沐小婧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沐小婧并收藏归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