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巨神公司到人类帝国》 第六百七十五章 突袭、渗透
归零的瞬间,幽影之眼号的腹部舱门开启,而克里斯、里昂、迈克等人也都完成登艇步骤。
随后,二十多个通体漆黑的突袭艇像是离弦之箭般射出,并且在弹出隐匿级舰艇之前,就启动了全频段光学迷彩,在雷达和肉眼观测中化作一片虚无。
编号为“六”的突袭艇内;
迈克的手指在虚拟操控界面上快速滑动,突袭艇的传感器将外部环境,以增强现实的方式投射在舱壁上。
这在迈克的视角内,就如同“只身跳入大气层”那样。
而他们正以相对平稳的速度切入近地轨道,下方不时有UED的巡逻舰艇掠过——
最近的一次,一艘护卫舰距离他们不足三百米,其舰艏的扫描阵列却对近在咫尺的入侵者毫无反应。
“看那个。”
这时候,里昂标注出众人的左侧位置。
一艘长达两公里的殖民运输舰正在下方缓缓转向,其舰体上印着“新家园计划·第七批次”的字样。
透过舷窗能够隐约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冷冻舱,每个舱体内都沉睡着准备前往地外星系的殖民者。
突袭艇忽然轻微震颤,纳米涂层因大气摩擦开始升温。
迈克立即启动抵消系统,将进入大气层的轰鸣声减弱,而突袭艇外,橙红色的等离子鞘逐渐形成,却因特殊处理显得异常黯淡。
“进入黑障区。”一名特战组冷静报告,“预计43秒后突破。”
迈克调整面罩的透视模式,透过等离子乱流,下方建筑的轮廓逐渐清晰。
UED总部所在的超级都市,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电路板,数千米高的摩天楼群组成精密的几何图案,空中列车轨道在高楼间编织出光的网络。
而在城市北郊,那片被针叶林环绕的菱形建筑群,即UED总部就是他们的目标。
“首都圈人口密度显示为每平方公里9.8万人。”迈克读取着战术数据,“东区有十七处适合建立安全屋的建筑。”
克里斯的声音从通讯频道插入:“记住,我们只需要渗透96小时,情报提取后立即启动紧急撤离协议。”
不出多时
暴雪中的能见度不足十五米。
突袭艇以完美的垂直姿态降落在预定坐标,起落架上的消音装置,让这次着陆根本不会触动UED的任何侦测警报。
舱门开启的瞬间,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花灌入舱内,却在接触到纳米作战服表面时,被智能调节的温度场中和。
“集合点确认。”
克里斯的视网膜投影上闪烁着绿色信标。
他做了个战术手势,特战组的队员们立即以防御阵型散开,脉冲枪械处于随时击发状态。
纳米服的伪装系统自动调整,由UED安全部队模样进行转变,让他们的轮廓在彻底融入暴雪之中。
克里斯半跪在突袭艇旁,手掌按在积雪覆盖的地面上。
战术手套释放出数十个微型探测器,这些米粒大小的装置立即钻入雪层,开始构建方圆五百米的全息地形图。
“管道入
随后,二十多个通体漆黑的突袭艇像是离弦之箭般射出,并且在弹出隐匿级舰艇之前,就启动了全频段光学迷彩,在雷达和肉眼观测中化作一片虚无。
编号为“六”的突袭艇内;
迈克的手指在虚拟操控界面上快速滑动,突袭艇的传感器将外部环境,以增强现实的方式投射在舱壁上。
这在迈克的视角内,就如同“只身跳入大气层”那样。
而他们正以相对平稳的速度切入近地轨道,下方不时有UED的巡逻舰艇掠过——
最近的一次,一艘护卫舰距离他们不足三百米,其舰艏的扫描阵列却对近在咫尺的入侵者毫无反应。
“看那个。”
这时候,里昂标注出众人的左侧位置。
一艘长达两公里的殖民运输舰正在下方缓缓转向,其舰体上印着“新家园计划·第七批次”的字样。
透过舷窗能够隐约看到里面密密麻麻的冷冻舱,每个舱体内都沉睡着准备前往地外星系的殖民者。
突袭艇忽然轻微震颤,纳米涂层因大气摩擦开始升温。
迈克立即启动抵消系统,将进入大气层的轰鸣声减弱,而突袭艇外,橙红色的等离子鞘逐渐形成,却因特殊处理显得异常黯淡。
“进入黑障区。”一名特战组冷静报告,“预计43秒后突破。”
迈克调整面罩的透视模式,透过等离子乱流,下方建筑的轮廓逐渐清晰。
UED总部所在的超级都市,如同镶嵌在大地上的电路板,数千米高的摩天楼群组成精密的几何图案,空中列车轨道在高楼间编织出光的网络。
而在城市北郊,那片被针叶林环绕的菱形建筑群,即UED总部就是他们的目标。
“首都圈人口密度显示为每平方公里9.8万人。”迈克读取着战术数据,“东区有十七处适合建立安全屋的建筑。”
克里斯的声音从通讯频道插入:“记住,我们只需要渗透96小时,情报提取后立即启动紧急撤离协议。”
不出多时
暴雪中的能见度不足十五米。
突袭艇以完美的垂直姿态降落在预定坐标,起落架上的消音装置,让这次着陆根本不会触动UED的任何侦测警报。
舱门开启的瞬间,刺骨的寒风裹挟着雪花灌入舱内,却在接触到纳米作战服表面时,被智能调节的温度场中和。
“集合点确认。”
克里斯的视网膜投影上闪烁着绿色信标。
他做了个战术手势,特战组的队员们立即以防御阵型散开,脉冲枪械处于随时击发状态。
纳米服的伪装系统自动调整,由UED安全部队模样进行转变,让他们的轮廓在彻底融入暴雪之中。
克里斯半跪在突袭艇旁,手掌按在积雪覆盖的地面上。
战术手套释放出数十个微型探测器,这些米粒大小的装置立即钻入雪层,开始构建方圆五百米的全息地形图。
“管道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