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万的注来买自己的观点。



布王唱片的杨老板一看这场面要僵,连忙出来劝解:“对市场的预期各有见解也很正常,没什么好说服的。今天酒后不宜谈论,到时候自见分晓,这么显而易见的事情,何必要急于分出个对错。”



梁劲松也连忙打圆场:“确实,新政对于土地出让的规划,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大家别伤了和气。



顾生,不如我们去那边聊聊,看看你有什么要委托我们的。我们黑石基金向来注重为客户保密。”



顾鲲也就顺势有了台阶下,不跟那些人一般见识了。



走着瞧。



他今天本来就是来混点人面,既然顺势找到了一个可以聊得来的基金经理,能帮他代理一些后续投资操作,他巴不得直接谈正事儿呢。



许总裁看着顾鲲离去,还以为自己赢了,不忘朝着顾鲲的背影又公然吐槽了几句。



……



“顾生,我们黑石基金对于一般流通股市、私募非流通股权交易、外汇期货,统统都有涉猎,不知你对于哪方面比较热心呢。”梁劲松端着酒杯,引着顾鲲进了一间小书房,单独私聊。



顾鲲:“我对于外汇期指比较感兴趣。我觉得,随着本埠的回归,汇市会有波动。不仅是港币,连带着周边其他经济体的预期,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梁劲松:“哦,那不知您是想做哪些组合呢?”



顾鲲假装深思了一会儿:“我对东南亚各国经济形势的了解,深浅也各有不同。毕竟我出身兰方,最熟的肯定是大马了,其次就是李家坡、泰国,然后印尼也有所了解。



我觉得,随着香江的回归,国际社会对于整个东南亚承接经济全球化产业转移的份额估计,应该有所调整。如今介入程度越深的国家,越应该对预期有所回调。”



梁劲松搜索了一下自己的常识,抿了一口拉菲,试探地询问:“据我所知,大马应该是周边各国中,之前承接加工转口贸易最多的国家了——



李家坡坐拥东南亚最佳转口贸易良港,自91年以来,带来了进一步强劲的国际中转份额。马来半岛依托李家坡,做了大量的低技术含量劳动密集组装产业布局。



按照您的估计,是想做空令吉了?不过,令吉似乎也是兰方的流通货币吧,只是看衰令吉的话,没必要特地跑到香江交易所来扫货。”



不了解90年代危机爆发前东南亚经济结构的人,或许对当时的现状难以理解。



从91年露西亚解体之后,因为大洋国的强势,其实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就已经被极大推动了。



而当时华夏还没加入WTO,所以华夏虽然外贸也很发达,但整个90年代火的都是“产业间分工”型的外贸,比如某些产品华夏成本特别低,有优势,就疯狂出口。所谓的“几千万件衬衫换一架飞机”,就是这个时代的粗放型形态。



至于“产业链内分工”,当时的华夏完全挤不进去。



而东南亚的马来、泰国这些国家,利用李家坡的转口港优势,就承接了大量科技含量不高的产业链内来料加工。马来96年突破人均月薪1000令吉,靠的就是这个,人家当时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门槛了。



另外,这些产业链内的转移,还带来了大量发达投资国的流动人口,带动了马泰的旅游贸易。这种种对未来可持续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开局一条小渔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浙东匹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浙东匹夫并收藏开局一条小渔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