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谁挣到钱了,那自然是朱棣了】



【你比如说永乐年间,五征漠北、南征交趾、经略哈密、贵州建省、迁都北平、疏通运河、编纂永乐大典,再加上六下西洋】



【这些事都是极其烧钱的,就算干其中几项都容易把自己给玩没了,譬如杨广】



【而朱棣呢全干成了能力是一方面,那钱从哪来,这自然离不开郑和下西洋带来的丰厚利润】



【这些都是有证据的,英宗实录里面就写到永乐宣德间,屡下西洋,收买黄金珍珠、宝石诸物,国用充足】



【嘉靖年间也有大臣说,自永乐改元、遣使四出、招谕海番,贡献迭至、奇货重宝、前代所希、充溢府库】



【还有现代学者郑鹤声所写的《郑和下西洋研究文选》里也提到几次出海,为大明带来的总体收益是宋元两代市舶司的十几倍】



洪武年间,金陵城。



无论是朱元璋、朱标,还是一干大臣,无不瞠目,下海经商这么赚钱的吗



这给的也太多了。



朱元璋内心不由得火热了起来,要是有这么多钱的话,那不论是残元,北边的女真部落,还有海上的倭国,统统都是冢中枯骨苟延残喘罢了。



从天幕得知,纵然是后世,国家之间的贸易也是以海上贸易为主,那么水师力量的加强倒是至关重要了。



不仅可以一劳永逸解决倭寇问题,还能通过贸易创造大量财富,补充国库。



【哎那不挺好吗,既宣扬了国卫又挣到了小钱钱,为什么后期的文官,还要前赴后继的反对呢】



【这其实是因为这郑和下西洋,发起者是朱棣,执行者是以郑和为首的一群宦官】



【严谨来说这属于朝贡而非真正意义上的贸易,虽然收益很大,但最终全部都进了内库,也就是老朱家自己的小金库】



【虽然这些钱也都花在了正经的大工程之上,然而不可否认的是,整个大明财政体系,那也真的是一毛钱都没看到】



【非但没有看到,户部还得为每次下西洋的造船民夫等事宜,支出巨额的成本】



【而且朱棣在这时还干出了一件缺了大德的事,就是他下令将胡椒苏木等香料,根据市场价折成俸禄发给官员】



【这就相当于你上班,突然老板一天跟大家说:兄弟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不发工资了,大家去仓库里领点库存回家,你说你能答应吗】



洪武年间,金陵城。



一众大臣都了然,原来是家国不分呐。



一想到说如果将来自己的俸禄折成各种香料就有些头大



毕竟这东西不像粮食,你也用不了多少。



而且这种折俸是毫无油水可捞啊,按市价折算给你,你不可能卖得比这价格高对吧,毕竟你在卖其他人也在卖啊,官府也在卖。



所以如果是自己的话,恐怕也会反对下西洋经商了



金陵城内,一些商人则是对此事更为敏锐,不由得嗤笑起来,很简单的道理,市面上卖的人多了(货物越多),货物就越卖不上价。



而如果以市价折算成俸银,那拿到香料最好的处理办法就是赶紧跑到市场上去抛售,因为去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5)

章节目录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叫我达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叫我达令并收藏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