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贞观年间,长安城。



“嗯,糊名法。”不少文官提笔刷刷写下三个大字,随即愣住了



等等,天幕说什么!!!



不仅他们,连房玄龄等一干文武大臣都是脸色大变,纷纷望向李世民。



李世民脸色变得极其难看,心中一下子掠过许多想法,最后都定格在了那四个字:后宫干政!



“继续!”李世民强压下心中的不满,生硬地吩咐了一句,但其背着的手还是忍不住捏成了拳头。



天幕并没有交代太多的细节,若不是有这科举防舞弊一事,恐怕他还被蒙在鼓里呢!



汉末南郡。



刘备、诸葛亮、庞统等人眼神一交流,纷纷看到对方眼中的激动,一个个兴奋得脸色通红,这是此前他们推演过的内容,即取士制度的改革。



在他们的设想之中,纸张工艺的普及,势必会带来知识的推广和教育事业的兴盛。



这一切势必会冲击着现有的朝廷取士制度,而且察举制的弊端已经非常明显,世家大族沆瀣一气把持朝政。



而天幕所谓的科举制,恐怕是后世取代察举制之后的朝廷取士制度。



毕竟如果只是从世家大族中取士,那么科举制和察举制又有什么区别呢?



【然而这种作法其实并没什么用,一些机智的考生并不气馁,眨眼间又想出了新的作弊手段,那就是提前跟考官对好暗号,然后在考卷上做特殊标记。】



【比如说画朵小花或者小猪佩奇啦等等,考卷嘛,花一点正常,而且这种方法悄无痕迹,谁也抓不住把柄不是。】



【于是在宋朝,仁宗创立了第二招:誊录法】



【顾名思义就是将考生的考卷,安排专门的负责人抄录一遍,再转交考官阅卷,并且誊抄统一用红笔,因此又称朱卷】



【宋朝还设立了锁院制度,所有实名考官要锁在安排的房间里,50天内不得与亲友联系,按理来说这样已经能杜绝大部分的科举舞弊了吧】



洪武年间,金陵城。



民间对科举舞弊一事是极为敏感和反感的,毕竟自己或者家中亲友十几年寒窗苦读,最后反而是让这些不学无术的小人钻了空子顶了名次,说不在意是不可能的。



所以说起来一个个义愤填膺,大骂无耻。



贞观年间,长安城。



房玄龄压下女皇一事带来的惊骇,将注意力放在科举防舞弊一事上来。



不得不说,誊录法和锁院制度的这一套组合拳真不赖,从阅卷官这点突破,这次应该可以遏制舞弊之风了吧。



其他文官也是在心中思索着,誊录法和锁院制度把阅卷官这条路堵死了,如果还出问题的话,恐怕只能是考生那里了吧。



【但只要想作弊神仙也拦不住】



【总有考生出新辙他们又又又想出五花八门的作弊黑科技,比如衣服夹带小抄,找替考枪手等等】



【后来忍无可忍的明清朝廷只好使出杀手锏斩,一般作弊情节轻的首先会罚款,然后杖刑300,最后流放3000里。】



【所以明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叫我达令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叫我达令并收藏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