枢的影响力也削弱了,想要了解全局并施加影响的作用也被淡化了,这一点越是往后会越明显。



很多事情自己只能通过与齐永泰、乔应甲、官应震他们的书信往来才知晓,



而且单凭一纸书信要想说服谁难度也很大。



像白莲教的情形,虽然自己走之前咱三叮嘱刑部和顺天府,也专门和龙禁尉打了招呼,但是这一年多下来,却没有看到多少成果。



宣大三镇的重建仍然举步维艰,动作迟缓,



若是自己在京中还能时不时替朝廷出谋划策一



番,便是张怀昌那里自己也能去建言一番,但是离开了京师城,很多事情你要再去指手画脚,就显得有点儿手伸得太长了。



同样对江南局面和王子腾的登莱军应对,朝廷似乎也显得有些游移不定,这些都让冯紫英觉得有点儿着急。



只是处在自己这个位置上,他也的确不好太过于积极主动了。



自己现在已经太招摇了,二十出头的正四品,现在更是执掌一方的陕西巡抚,古往今来有几个,大周朝还没有个,再说绝才惊艳,难道说这大周朝就只有你冯紫英一个人能干事儿?



如果还要事事插嘴置喙,只怕就真的引来很多人的憎厌了。



现在的冯紫英只能熬,只能等,或者说只能在陕西这边踏踏实实做好自己能做的。



夏收已经开始,今年虽然算不上是丰年,但是比起去年前年来说已经好了不少,加上在土豆番薯上的推广,不求丰收,但求能把灾民饥民的问题彻底稳定下来,不至于再度演变成流民乱民,冯紫英觉得自己就算是成功了,也算是对朝廷有一个圆满交待了。



冯紫英能做的就是给兵部张怀昌去信,提醒他立即注意山西镇和大同镇边墙外的土默特人、鄂尔多斯人以及丰州白莲,同时也要让他和刑部、龙禁尉沟通,关注北直隶和山西境内的白莲教活动情况,防止被打一个措手不及。



其实还不仅止于此,宣府蓟镇边墙外的察哈尔人,辽东的建州女真,都有可能借着这个机会发难,但这么一说就显得太泛泛了,没有重点了,察哈尔人和建州女真本来也一直是防范对象,这等时候去专门提醒,没有人会在意。



张怀昌接到冯紫英来信的时候还是有些重视的,毕竟冯紫英能专门为这桩事儿给自己来信,说明肯定是有确凿证据。



「丰州白莲和我们内地的白莲有勾连,这桩事儿我记得去年紫英还在顺天府时就和刑部与龙禁尉都交涉过,刑部应该专门为此事有一个调查小组,但后来好像就没有音讯了。」



张怀昌示意专程进京来的孙承宗入座,「稚绳,你怎么看?」



目前兵部左侍郎一职空缺着,徐大化请辞后空着,而右侍郎却有三个,当然这三个都是加挂衔,所以不受数量限制。



一个是熊廷弼,以郧阳巡抚加挂兵部右侍郎,一个是冯紫英以陕西巡抚加挂兵部右侍郎,还有一个就是他孙承宗了,以兵部右侍郎率领北线军团驻守山海关和辽西。



此番孙承宗入京来,一方面是催讨粮饷,一方面也是张怀昌招其来进行商讨。



偌大兵部,就他一个尚书,左右侍郎人选迟迟没定,便是他也有些着急,但是如果不是合适人选,张怀昌又不太愿意。



「紫英既然专门来信,肯定是有所察悉。」孙承宗沉吟着捋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数风流人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瑞根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瑞根并收藏数风流人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