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让我放过对方?若是连董祖诰这等人我都能放过,其他人是不是也要放了?你让这天下人,如何看我魏忠贤?”



张瑞安堂堂一位阁臣、大学士,被骂得低头缩脑,噤若寒蝉,大气都不敢吭,背后冷汗涔涔,打湿衣服。



他想过,说此事可能触怒魏忠贤,却也没想到会让对方如此生气。



不过也对,正如魏忠贤所说的道理,若是连董祖诰这等重要人物,都能放过了,那岂不是鼓励其他人对付他魏忠贤么?



魏忠贤踹倒了红珊瑚树,也算将怒气发泄出来一二,脸色阴晴不定,不过很快就内敛下来,面无表情。



张瑞安却知道,这才恐怖,因为,魏忠贤这种状态是面对敌人的,是一言不合就会杀人的。



“说罢,谁让你来说此事的?”魏忠贤轻飘飘问道。



显然,他开始怀疑张瑞安忠诚了。



张瑞安知道,若不打消魏忠贤怀疑,自己就危险了,说不得明日,自己这个阁臣就会背中数刀自杀在府上,顿时不敢隐瞒,坦诚道:“厂公,淮安方指挥使,乃是董祖诰结义兄弟,托我……”



他更进一步解释,分说自己接下这个请托的原因:“当初,下官还未中举,尚在鲁地老家,村中读书,那年,方指挥使来京,途径济宁府,是晚,与下官在村口白毫庵中相遇……次日早,下官扫除落叶,后山塌方,半个身子掩埋途中,得幸方指挥使救命……临行,又借予下官一百两银子……此恩没齿难忘……”



“这事咱家知道,坐下吧!”魏忠贤听着,脸上露出回忆之色,似乎不那么生气了,摆了摆手道。



他方才发怒,更多是怀疑张瑞安身后有人指使,背叛了他,此时明白前因后果,看张瑞安是个感念恩情之人,今日能这么对方临,来日就能这么对自己。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张瑞安所说,勾起了他的回忆。



魏忠贤问道:“长公啊,你可知道,我第一次听闻你,是在什么时候?”



这个问题,他本就不是要张瑞安回答,自顾自说起来:“那是先帝还在时,方指挥使……哦,那时他还是锦衣卫佥事……先帝出宫,与那位方佥事相谈,对方说起路途见闻,第一次听到了你的名字……咱家也算是记住了你,后来投靠,才不相疑……”



张瑞安听到这般原委,没想到当初,自己还是沾了方临的光,心中对方临更为感激,想到方临所请,看了一眼魏忠贤,赔着小心,又是试探道:“厂公,那……董侍郎之事……”



“罢了,就饶那董祖诰一命吧!正好,咱家记得,淮安知府请辞,就成全此人,贬去淮安做一个知府吧!”



此言一出,张瑞安都震惊了,他听到了什么?魏忠贤不仅饶了董祖诰一命,甚至都没流放,或者罢官去职,只是外放,还外放如淮安知府这么一个肥缺,这还是那个心狠手辣的魏厂公么?



魏忠贤看到张瑞安的失态,仿佛知道他的心思,哂道:“那些文官说咱家心狠手辣,残暴酷烈,是个能生吃小儿心肝、冰冷无情的魔头,可谁又知道,当年先帝临终叮嘱,咱家一日不敢或忘……”



事实上,方临低估了自己在魏忠贤心中的分量,或者说,低估了洪泰帝在魏忠贤心中的分量,当初洪泰帝临终之言,让魏忠贤大为感动,生出‘士为知己者死’的心理。



——众所周知,太监这种生物,因为去势,有着比常人强烈许多的偏执,故而,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临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吃红薯不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吃红薯不并收藏临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