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么?”赵和将小册子收好,又开口问道。



“三年之前,我被打发到西域来,那时我便猜到有朝一日,我会成为弃子。不过好在这三年来,我做得还不错,故此中原的那些大人物们觉得我当作一枚弃子有些可惜,倒不如作狡兔三窟之用,或者作各方投注的一笔赌注。我得知此事之后,便开始想法子调集这些东西,希望有朝一日这些东西能够为大都护所用。”



王无忌非常坦白,这让赵和既是讶异,又是好笑:“就这?”



“三年之前,大都护还不能让我钦佩敬服,更不至于让我愿意抛弃九姓十一家中的身份投靠。彼时我若对大都护说起此事,莫说大都护不会相信,便是我自己,也会认定自己是别有用心!”



王无忌说到此处,态度倒是十分诚恳,而赵和心中默想了一下,觉得他此言也属事实。莫说三年前,就是现在,出自九姓十一家的王无忌说要投靠他,他不是一样觉得不靠谱么。



是的,投靠。王无忌这一番言行,虽然没有直言要投靠,但表露出来的意图,就是在接下来的乱局之中,将自己的命运前途都押在了赵和身上。



不是以九姓十一家的代表之身份,而是以他个人的身份。



“如今中原乱象已生,不可猝然得解,大秦根基已动,不可短时复兴。此正是英雄奋力建功之时也,我王无忌虽是不才,却也有几分上进之心,愿附于大都护骥尾,尽才施力,为大都护立不世之功!”王无忌又说道。



先是常晏,后是王无忌,他们显然都很看好赵和。



但赵和却是面无表情。



“你为何觉得大秦根基已动,不可复兴?”赵和慢悠悠地问道:“须知大将军曹猛既死,天子与太尉李非联手,朝廷中枢绝无阻力,而再加上你们九姓十一家又与天子有所交易,地方之上,也无大碍,你如何就敢肯定大秦不可复兴?”



“大秦天下之根基,在烈武帝暮年便已经朽烂了,能够支撑至今,靠的不过是三者。其一是烈武等先帝余威,二是大将军曹猛之军势,三是丞相上官鸿之手段。咸阳宫变之乱,嬴祝被废,先帝余威已失;上官鸿老死,其手段无人可承续;大将军非罪而死,军心必不自安。故此我说,大秦根基已动。如今局势,天子虽有心志魄力,却无人可用,李非虽有权术智谋,却无机可行,九姓十一家虽有人力财力,却各有所需,诸将疑心而无人可抚,地方观望而无人可安。若无大都护,只怕要内乱个三四十年,至百姓思安英雄死尽,方可再谈复兴!”王无忌此时丝毫没有赵和初见时的那种做作,他侃侃而谈,分析天下之势,顾盼之前,当真是十分自信。



赵和听到这里,微微叹了一口气。



王无忌没有说错,他的分析与赵和心中的想法几乎一致,这也是赵和为何会得知咸阳之变后惊怒交加的原因。



他若不回去,大秦不打个二三十年,根本决不出胜负,他若是回去,也就意味着暂时放弃西域这一摊子,很有可能让他此前所有努力都付诸东流,同时也让他失去准备应对火妖的大好时机。



他对此自然是心有不甘的,但事已至此,他又能怎么办呢?大势汹汹,便是张衡这样善于顺势而为的人,想要改变某些事情,也只能借势而不能逆势。



逆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呢。



而且进一步想,此时大秦各地,不知有多少自认怀才不遇,或者欲乘风而动的人,正在四处奔波,游说于一位又一位的实力派面前。他们或晓之以理,或动之以情,或归于利害,或激于大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帝国星穹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圣者晨雷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圣者晨雷并收藏帝国星穹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