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恪走到一处堆放杂物的角落,李恪并没有乱翻,而是蹲下身仔细观察拉起来。



好一会儿才起身转向老村长,笑着说道



“这陶制的人手还挺好看的,而且看样子还是真人等身大小的,这衣袖和身上的铠甲也好看。



就是看着不像是近代的,反而有些像秦汉时期的,所以老村长,还用我说吗?”



此时老村长看向李恪眼神都变了,他现在无比相信,眼前的这位皇子绝对知道些什么。



即便是《史记·秦始皇本纪》也只是提到一句话:



“九月,葬始皇骊山。”



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也有记载:



“水出骊山东北,本导源北流,后秦始皇葬于山北,水过而曲行,东注北转,始皇造陵取土,其地于深,水积成池,谓之鱼池也......池水西北流途径始皇冢北。”



这可以说对于秦始皇陵有了更加准确的位置记载。



但是这么多年过去,这里就没人来祭拜,盖庙纪念秦始皇,也没人前来寻找,更没人来挖掘,完全是他们这些守陵人的功劳。



反倒是登州(烟台)地区有一座始皇祠,据说是始皇帝在位时建造的。



那里倒是时常有人去祭拜,倒是这些帝王基本没有去的。



不过据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下诏拨20户人家,免除赋役,专掌始皇陵的保护和祭祀。



在骊山始皇陵北建有“始皇祠”,不过看样子应该没这事儿。



毕竟老村长祖先源自秦,而不是汉。



老村长眼神复杂的看了李恪许久才缓缓说道



“贵人说的对,小老儿便是始皇陵墓的守陵人。”



此言一出,即便是李承乾有了心理准备,都差点儿被炸翻了。



始皇帝嬴政啊,那是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人。



这骊山居然是始皇帝陵墓所在?那么史书上写的都是真的?



既然这里是始皇帝陵墓所在,那么这陶俑会不会就是《史记》、《汉书》中所记载的等人大小的陶俑。



这要是真的,估计李二和李渊能跑来祭祀天地。



毕竟始皇帝没统一全国的时候叫秦王,而他爹,李二,在没成为太子的时候也是秦王。



按照李二的尿性顺便在这里建个始皇祠,让人日夜看守。



这还是考虑到魏征,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劝谏的情况下。



要是没有这些人,李二能把始皇祠变成秦王祠,把秦朝历代秦王都安排进去,顺便把自己也安排进去。



不过这些李承乾因为只能想想,李二要做什么,他还真没法劝。



李恪见李承乾在那里发呆,笑着喊道



“大哥,过来看看,这可是难得一见的东西,再不看,怕是要被爹收进国库去的。”



经过李恪这么一提醒,李承乾也连忙跑过去,低下身仔细的查看起来。



一边看,嘴里还一边啧啧两声,李恪走到老村长面前笑着说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大唐皇二代的非完全悠闲生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楚休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楚休并收藏大唐皇二代的非完全悠闲生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