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沈炼,俞大猷的感官很好。



“原来是沈大人,快请进,快请进。”



沈炼是锦衣卫。



但京城中流传的一些消息,说是很靠近二皇子朱载坖,还说推荐了好几个读书人去裕王殿下的工坊做工,最后不是考上了进士。



就是一跃而起,连科举都没有就做了大同的知府。



可以说,没有最离谱,只有更离谱。



“俞将军的故事,我可是在京城经常听。”



沈炼也不客气。



跟在后面的严世蕃和沈速两人也对视了一眼走了进来,眼神中的意思很明显,自己的这位兄弟,做官或许不行,交朋友真的没说的。



上去说几句话,都能够聊得来。



“哪有什么故事,都是以讹传讹,当不得真。”



早就过了年少成名心切的年岁,俞大猷此时一点都没有被人吹捧之后,特别高兴的心思。



“不管真假,能够被两任兵部尚书认为是不可多得的将才,俞兄说此话,就是过谦了。”



句话过后,还没有落座。



称呼已经从俞将军,变成了俞兄。



“我在武平的时候,可以是听说过沈兄点进士的传说,你是不知道,当时可有不少读书人想要来京师,好好地向你讨教一二地,最后都因为家贫,无法远行,只得作罢。”



论名声,沈炼可要比俞大猷大得多。



毕竟,读书人所关注的消息,可是要比武将的消息,传播得更快。



几人落座。



又加了几个菜,一壶酒。



场面迅速地再次热闹了起来。



严世蕃和沈速,成了陪衬,而俞大猷和沈炼则像是久别重逢的兄弟一样,谈笑风生。



两人从诗词歌赋,谈到了行军打仗。



然后就一发不可收拾。



沈炼用步兵对战骑兵,很有心得,虽然现在以大明的技术,已经不再惧怕骑兵了。



一排战车摆开,就能够让骑兵失去冲锋的力度。



下马之后的骑兵,还不如步兵厉害。



这一点上,和俞大猷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大同的时候,他也有过这种战斗方式,不同的是当时的大明,并没有现在的四轮马车。



所以战果并不丰厚。



而对于水战,沈炼也有点自己的心得。



“海战太迟武器和战船了,若是这两样跟不上对方就会很被动,火炮的威力,早就不是以前的投石车所能相比的,特别是在海上,一轮火力压制,就足以改变战局。”



新鲜的词汇,让俞大猷的脑子转慢了半圈,但依旧凭借着经验,轻易地明白了沈炼的说法。



“若是沈兄来做这次对战海上蛮子的将军的话,也一定能够轻易地拿捏对方。”



俞大猷感叹一声地说道。



他对战场的把控和对武器装备的研究,自认为已经比别的将领厉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的父亲是嘉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秋各半并收藏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