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人都知道,陶仲文去了一趟裕王府。



道学院就要建立了。



没有几个清楚正要建立的道院,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不过,道门中的所有真人们都相继出关,讨论着道门的新方向,没有什么可以摒弃掉的东西。



只有研究深浅的学问。



这一年是嘉靖二十三年,大明到处都在热火朝天地搞建设。



也因此而流向京师的人口,增加得飞快,让嘉靖感觉奇妙的就是,明明他在花钱,可无论是内帑还是国库的税收,却在进一步的增长。



也正是这一年,葡萄牙船员赴日贸易途中,偶然发现绿意盎然的宝岛,惊呼“il forosa”意为“美丽之岛”。



当然,这些暂时对朱载坖,乃至于大明来说,都无足轻重。



转眼间,就到了年尾。



京师的三个学院陆续建成,同时坊间还多出了一种肉类,就是鱼干和海鲜。



有了朱载坖弄出来的冰鉴,聪慧的商人们立刻就学以致用的,用到了保鲜食材上面来。



不但肉类的种类多了起来,就连水果的种类也多了起来。



平时冬季可吃不到葡萄。



如今只要舍得花银子,这些反季节的东西,也一样会有。



就连一骑红尘妃子笑的荔枝,如今也不再是一种很奢侈的东西。



冰鉴似乎解决了大部分食物的储藏方式,让许多果农们,都因此而受益匪浅。



就是道路依旧难走,若不然运送到京师的水果和鱼类,还会更加的便宜。



种类繁多的食物,让京师显得更加的繁华。



特别是在寒冷的时节里,坐在烧烤炉子旁边,烫上一壶酒,烤几条鱼或者其他东西,一天都舒服得不想回家。



获得了巨大利润的朝中大臣们,立刻就意识到,阻挡他们赚银子的,就是那些泥泞的道路。



若不是天寒地冻的,无法施工修路。



怕是要加价让人干活。



多耽搁一天,就少一天的利润。



这比杀了他们都难受。



严世蕃再次回到了京师过年,感到对京师都觉得陌生了许多。



一个烧烤摊。



一壶酒,一块烤豆腐。



路边摊居然也吃得有滋有味。



“这不比京城的大厨差多少。”



一边吃,一边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在天津卫呆的时间长了,满身的鱼腥味让他都不想回家了。



“严兄变了好多。”



被邀请而来的沈炼,拿起酒杯碰了一下,一饮而尽,然后说道。



严世蕃沉默了少许,才开口道:“我见到了大海,在船上第一次意识到,原来还有更有意思的地方,更有意思的东西。”



两个见面互相看不顺眼的人,突然就有了共同的豪爽。



似乎环境真的可以改变一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3)

章节目录

我的父亲是嘉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秋各半并收藏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