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还不知道,接下来一段时,到底会给他带来多大的危机。



此时正和朱载壡他们放着烟花。



对男孩子来说,烟花的吸引程度,不下于其他玩具。



朱载圳也放下了他喜欢的魔方,玩起了烟花。



夜空被染成了五颜六色。



不知不觉中,烟花落幕,一晃眼年已经过去。



甲午年第一次朝会,很是热闹。



过年期间,从公众传来的消息就是,大明找到了第二个财源。



哪个做官的不想发财?



以前是国库没银子,只能收底下人的孝敬,而底下人则是搜刮百姓们的那点存货。



现在有了更好的目标,都想大干一场。



某些人已经在心里惦记着那一座寺庙中,有多少金身了。



而嘉靖,从来都没有感受过,任何一次上朝,大臣们会这么的齐心协力。



“臣,有本要奏!”



“准!”



"请问首辅大人,寺庙的田地,是收回做皇庄,还是归国库所有?"



“归国库,属于哪个县城的范围,就是属于哪个县城的地方财产。”



“臣,有本要奏!”



“准!”



“请问首辅大人,不知寺庙商铺,又该如何处理?”



“同田地处理方式一样。”



“臣,有本要奏!”



“准!”



"······"



一条条的利益分配,让朝臣们沸腾了。



什么时候,地方官府,有自己的产业了?



答案是以前没有。



可现在有了。



往后县衙就是一个肥缺,官田的收益,绝对要比俸禄高得多。



在利益分配好了之后,就是僧人们的安排。



有手艺的必须靠手艺吃饭,每一文钱都必须赚得干干净净才行,每一座寺庙还得给朝廷上税。



根据寺庙的大小,名声高低,税额也大不相同。



总之一句话,除了拿着度牒,可以不需要路引,随意行走天下之外,僧人们的特权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即便是朝中有许多信佛的大臣,在面对巨大利益的情况下,也都是信则有不信则无的选择性暂时不信。



大明本就有对宗教的管理办法。



现在要的不过是财产罢了。



一早上的分赃大会,很快就定下了基调。



每个人都在算计着,他们能够从当中拿到多少利益。



朱载坖在知道朝会的内容时,还在已经修好的‘载坖私塾’中给人授课。



“速成的需要最少两个月的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我的父亲是嘉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秋各半并收藏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