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若是朕没有记错的话,你是明朝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做过监察御史,累官大理寺少卿,应该更加懂得大明律。
也起任宁夏巡抚,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
最是知道民间疾苦。”
嘉靖如数家珍的说着张珩的过去。
此人被许多人评价为:行履修洁,器识弘远,尤博综群籍。
如若不然也不会被他任命为户部尚书这一重要官职。
张珩不敢去看还在跪着的夏言。
他明白夏言这次进宫是为了什么。
每一次灾情,就会造就一批达官显贵,这已经成了大明官场上默认的一条规则了。
可现在明摆着,皇上不认可。
那么这套规则就玩不下去了。
“你来给朕说说,大明储备的物资,还有多少?”
同样的问题,嘉靖问过夏言,夏言答不上来,现在再次询问管着这一份事务的户部尚书。
“回禀皇上,雪灾太大,已经导致许多仓库年久失修倒塌了,不过其中的物资整理一下,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另外各个地方的富户,也已经开始施粥,赈灾,必让大明百姓们不至于冻饿而死。”
张珩很聪明,没有在纠结皇上的小金库。
当前的问题是,皇上较真了,那么他们就要暂避锋芒。
只是可惜了夏首辅。
“是这样吗?刚刚夏首辅可不是这么说的。”
嘉靖目光冰冷地看着夏言。
明明已经寒冬腊月,夏言却已经热得汗水湿透了衣背。
“是这样的。”
张珩在此肯定地点了点头。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两人本就不是一路人,想要进宫拿上一本奏疏收买人心,好让自己可以安稳退休。
简直想多了。
“朕许久没有上朝了,就定在明日朝会,解决这个问题。”
嘉靖说完,就下了逐客令。
他已经给过夏言一次机会,可惜此人到底老了,三番五次地惹他不痛快,真当换不了他不成?
后面想做内阁首辅的人,多的是。
于是在这一年的年底。
夏言走完了他官场仕途的最后一年。
或许是历史的惯性,严嵩依旧做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
朱载坖在听闻此事之后,良久都未曾言语。
就算是他的历史学的再不好,严嵩的大明他还是听过的,上一次就得罪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
没想到此人还能继续入了嘉靖的眼。
严嵩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赈灾。
没有用国库的一两银子,也没有贪图嘉靖的内帑。
只是组织了几次商贾聚会,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不管是
也起任宁夏巡抚,进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陕西三边。
最是知道民间疾苦。”
嘉靖如数家珍的说着张珩的过去。
此人被许多人评价为:行履修洁,器识弘远,尤博综群籍。
如若不然也不会被他任命为户部尚书这一重要官职。
张珩不敢去看还在跪着的夏言。
他明白夏言这次进宫是为了什么。
每一次灾情,就会造就一批达官显贵,这已经成了大明官场上默认的一条规则了。
可现在明摆着,皇上不认可。
那么这套规则就玩不下去了。
“你来给朕说说,大明储备的物资,还有多少?”
同样的问题,嘉靖问过夏言,夏言答不上来,现在再次询问管着这一份事务的户部尚书。
“回禀皇上,雪灾太大,已经导致许多仓库年久失修倒塌了,不过其中的物资整理一下,还能支撑一段时间,另外各个地方的富户,也已经开始施粥,赈灾,必让大明百姓们不至于冻饿而死。”
张珩很聪明,没有在纠结皇上的小金库。
当前的问题是,皇上较真了,那么他们就要暂避锋芒。
只是可惜了夏首辅。
“是这样吗?刚刚夏首辅可不是这么说的。”
嘉靖目光冰冷地看着夏言。
明明已经寒冬腊月,夏言却已经热得汗水湿透了衣背。
“是这样的。”
张珩在此肯定地点了点头。
反正死道友不死贫道,两人本就不是一路人,想要进宫拿上一本奏疏收买人心,好让自己可以安稳退休。
简直想多了。
“朕许久没有上朝了,就定在明日朝会,解决这个问题。”
嘉靖说完,就下了逐客令。
他已经给过夏言一次机会,可惜此人到底老了,三番五次地惹他不痛快,真当换不了他不成?
后面想做内阁首辅的人,多的是。
于是在这一年的年底。
夏言走完了他官场仕途的最后一年。
或许是历史的惯性,严嵩依旧做到了内阁首辅的位置上。
朱载坖在听闻此事之后,良久都未曾言语。
就算是他的历史学的再不好,严嵩的大明他还是听过的,上一次就得罪了严嵩的儿子严世蕃。
没想到此人还能继续入了嘉靖的眼。
严嵩上任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赈灾。
没有用国库的一两银子,也没有贪图嘉靖的内帑。
只是组织了几次商贾聚会,一切的问题都迎刃而解了。
不管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