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为西汉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所著。



本名《鸿烈》,鸿,大也;烈,明也;以为大明道之言也。



此时嘉靖再次看到书名的释意,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心中暗想着,是不是从很古老的大汉,就已经预测了明的崛起?



可笑自己一直在寻道,在修道,原来道就在身边。



重新温习一遍,早就被放下的书籍,心态不一样了,看法也就有了巨大的不同。



道学和此时流传甚广的儒学不同。



一连几十天,嘉靖都在御书房看书,连批阅奏章的时间都缩短了许多。



对于医官的推行变法,似乎也因此而放弃了一样,朝堂上更是一片风平浪静。



而朱载坖也在忙着赚钱。



巨大的利益,让不少人都红了眼,可这次没了吃里扒外的人,就连给他下绊子的王贵妃,被嘉靖警告过之后,也不敢在明着对付朱载坖。



于是,眼红的人除了说几句酸话之外,也就没了其他的手段。



更重要的一点,卖雪糕和并开这门生意,很大一部分人,都是锦衣卫的家属。



为了赚点小钱,补贴家用。



也没那个不开眼的小毛贼,敢上去骚扰。



一切都走上了正轨。



各方盈利,皆大欢喜。



而有银子了,朱载坖就开始了改变自己生活质量的计划。



马桶要有。



招人去研究,去做。



淋浴要有。



招人去研究,去做。



食盐也需要改良,依旧是花钱研究。



渐渐地,京城外面一处荒芜的土地上,就林立起了鱼排排的各种作坊,各种研究室。



其中的人员,也从一开始的几十人,到现在的几千人。



每天消耗的物资,也是不计其数。



期间,胡大顺和顾可学被凌迟处死在了菜市场,都被朱载坖给忽略了过去。



转眼,就到了九月。



在朱载坖刚要在京师修建他的第一个四层酒楼的时候,嘉靖终于再次出手了。这一次出手的方式,很是奇特。



先是建立了一个只属于医者的学院。



言明只有从学员中肄业的医者才能为官,一举从根本上,杜绝了滥竽充数的可能。



对于医术得到周围人称赞的,确实有一技之长的人,给予了优待,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到肄业证书。



大明第一个特殊职业的证书,新鲜出炉了。



最先的医官十点,就在京师周围的县城。



每一座县城,必须有一个医馆,三名医师,标配十五名学徒。



县城的医馆馆主正九品,两位副馆主从九品,俸禄冲皇帝内帑出。



学徒不算是吏员,同样领有俸禄,相对馆主来说只有一半,其实一半也是一个了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1/4)

章节目录

我的父亲是嘉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秋各半并收藏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