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是上下级的关系。



“纳入官员体系,也可以防止一些庸医,招摇撞骗,残害大明百姓,骗取百姓钱财,为祸一方。”



不但赞同,而且还阐述了利害关系。



“臣附议!”



再次站出来的则是礼部尚书张璧。



此人是弘治八年中举人,正德六年(1511)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而真是在翰林院的时候,就结识了还未曾飞黄腾达的严嵩。



说是同窗,也差不多。



朝中六部当中,两部都已经明确的表态了,夏言才恍然发现,自己对六部的控制并不那么得心应手。



这些人难道不知道,同意之后,会发生什么事?



还是说,就是想要挑起争端,让朝堂乱起来?



“臣反对。”



再次出列的就是户部尚书陈经了。



“皇上,户部已经入不敷出,若是再增加官员,怕不少地方上的官员,连俸禄都发不起了。”



银子才是实实在在的东西。



不是一张嘴就有的。



而且他的经历也很丰富,从正德九年(1519)中进士开始,就做的是观政吏部,后来补兵部给事中,奉命检查盘点蓟水、辽东军储。



历任通政司右参议、左通政,充册封郑王藩正使。升任通政使,转任礼部左侍郎,掌司事。升任户部尚书、总督仓场,兼管西苑农事。



最是了解,若是朝廷没有银子,会有怎样的后果。



不是他不想答应下来,实在是扩库空虚,不允许在扩大官员了。



面对这位老臣子,嘉靖也是无奈。



人家肯踏实做事,不拉帮结派,也不搞贪污受贿,还不出错,差不多算个完人了,就是脾气臭硬了些。



有时候会让人下不来台。



有了人反对,接下来反对的人就多了起来。



瞧着群情汹涌,段朝用有点急了,他第一次上朝,一句话都还没有说,怎么就开始吵起来了。



那他被陛下特意恩准上朝,又有什么意义?



或许是气氛到了。



脑子一热就站了出来高喊道:“臣有本要奏。”



场面瞬间神奇地安静了下来,就连嘉靖也好奇,此人要说什么。



他安排段朝用的用意,不过就是在殿门外,散播一些自己的意向,可没想过让此人奏本的。



“准奏。”



“臣刚听诸位大臣们说的都是钱粮不足,为何陛下不用自己的内帑来拨付俸禄?”



段朝用自以为自己的奏请很好。



毕竟以前炼丹的时候,也是皇上用的自己的内帑,反正都是银子,哪里出的还不都一样?



其他大臣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一部分人是真的担心国库银子不够,但更多的人,挣的是银子吗?



而嘉靖就傻眼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3/4)

章节目录

我的父亲是嘉靖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春秋各半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春秋各半并收藏我的父亲是嘉靖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