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当其冲肯定是这些基础的医护设备,这是个人家庭最有用,也是最具性价比的。



“是啊,目前来说这三家是最合适的,不过篮帆的话应该是最次的选择了。”



巨量引擎这几年在二级市场增加了对于医疗股的持有力度,不过这玩意儿还真不是檀锦程指导的,而是成林峰主导之下的结果,医疗投资的大热,让成林峰关注起这个赛道。



尤其是创新药方面,这几年搞得很是红火,巨量引擎的二级投资部门也适时的成立了两家面向医疗投资的基金。



只不过,年初老板让他们收集个人医护业务的公司,寻求收购机会着实让他们有些摸不着头脑;无他,这玩意儿利益太低了,目前在a股市场也没有受到多大的重视。



“说说理由。”



黄鸣给的三家公司分别是英柯,篮帆以及稳建医疗,前两家是上市公司,稳建医疗还没有上市,不过估值却是最高的。



“篮帆虽然创始人的持股比例更低,有利于收购,但是他的战略重心是做高端医疗器械,重心不在个人医护这方面,考虑到我们的实际收购目的话,这家公司不太适合。”



“另外就是这家公司的协同性是比较低的,市值也有60亿元左右,不怎么划算。”



“相比之下,英柯虽然创始人持股比例超过了41,但是从我们收购目的角度来看,这家公司反而是最合适的;当然,最主要的是它足够便宜。”



2017年上市的英柯,创始人目前的持股比较是4157,对公司的控股权把握得比较牢,但是目前这家市值30亿元左右的上市公司,应该是企业发展过程当中的艰难时刻。



一季度英柯营收不到5亿元,净利润3000万元出头,整个2018年的营收也只有1893亿元,净利润方面是179亿元,当然最关键的是英柯的毛利率仅仅只有25,远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在创业板上市的这家医疗器械公司,在a股可以算是籍籍无名之辈,主营业务一般般,股价也低迷。



要是从买股票的角度来看,这家公就是鸡肋一般的存在,成林峰在选择持仓的时候都不太想配置这么一家公司,不过既然老板想收购这类公司。



因此不管是英柯还是篮帆,甚至是其他有相关业务的医疗公司,他都通通搞了点儿,只不过在持仓当中的占比是比较低的。



“30亿的市值,你想买多少啊,买个3亿就持有10了。”



而另一家公司,稳建医疗目前虽然没有上市,但是却有上市计划,按照黄鸣得到的消息,目前的稳建医疗已经有冲刺上市的计划了,他们计划在2020年下半年登陆a股。



在一家创始人股权高度集中,并且有冲刺上市计划的公司,想要收购所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目前的稳建医疗整体估值是100亿元,2019年预计全年营收在40亿元,净利润在5亿元左右。



“非上市公司的收购,搞定创始人以及大股东,其实就什么都搞定了,但是100亿再加上溢价那就太贵,完全没有这个必要。”



全年营收预期40亿的公司医疗器械公司,已经是不小了,又是冲刺上市的前期,这时候你说要去收购它,哪怕溢价500估计老板都不答应。



按照正常的节奏,这么一家经营正常,营收跟净利润都非常优秀的公司,上市第一年涨个三倍是不过分的吧?那也是300亿的市值。



没有哪家公司的老板会这么的短视,股东们也不会答应。



“这么看来收购英柯医疗就是最优的选择喽?”



换位思考,是他的话也不可能放弃正在冲刺上市的一家公司,只需要等个一两年,那财富值可不是现在能比的。



根据股东资料,稳建目前创始人家族的持股比例高达7714,77亿元的估值身家跟两三年之后200亿以上的身家怎么选还用说?



再说了,持股比例这么高,跟合资收购也没什么区别了,他只是想为即将到来的事情做一些准备,但花个一两百亿也没这个必要啊。



“行,那就英柯吧,你们成立一个收购团队,跟他们的实控人接触接触,尽快给出一个可行性的收购方案出来,记得要快。”



这种上市公司的股权转让,溢价是比较平常的,一般情况下也就30左右,按照30的溢价水平的话,那就是差不多39亿元的市值。



而由于是上市公司,檀锦程也无需全资收购,只需要拿下第一大股东,或者是第二大股东即可,因此收购成本大致是在10亿元左右。



花10亿元控制一家小型上市公司,用来生产八个月之后的必备品,除了能解决社会问题之外,还不需要跟尉来沾上边,这笔买卖怎么看都挺划算的。



另外,哪怕是在国内销售的必备品,他不寻求什么利润,但是这玩意儿可是全球范围内都需要的,到时候也势必会推去股价的上市。



资本市场就是如此,产品甚至是业务赚不赚钱都没关系,有故事可讲就能够推动股价上涨。



“老板你干嘛要收购这么一家基本面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公司?”



一起跟过来的成林峰终究是忍不住发问,虽说英柯在全球个人医护市场上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但怎么看这个产业都不像是有什么大的前途可言。



诚然这家公司目前的市值是有些低估了,医疗整体行业也偏红火,但问题是这家公司算是行业底部啊,估值再怎么高也不至于高过60亿元。



大张旗鼓的收购,就为了翻个倍?成林峰不信老板的格局这么低。



老板要真是想挣这个钱,就不会把扬子汽车整体并入到悦驰汽车了,推动扬子汽车上市不是赚得更多。



“很正常啊,咱们不是也投了不少医疗行业的公司嘛,但是在这个行业里我们还算是个门外汉,所有的投资也只是二级市场方面,如果在关键的时候,因为信息不及时的原因,那我们这笔投资就很可能会被人坑。”



“哦,所以老板这意思是花个10亿元买张入场券的意思对吧?”



“差不多吧,你也可以这样理解。”



从纯粹的投资角度来说,檀锦程的说法是解释得通的,要想杀入某个行业,最好最快的作法就是控制一家上市公司,哪怕是最底层,最不起眼的上市公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

章节目录

2003:从外贸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如梦如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如梦如华并收藏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