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执政官的操作大面上过得去,元首玩家就会主动背一半锅,认为是自己制定指标的时候高估了,所以也不至于产生什么摩擦。



等到元首玩家玩过一段时间,并对科技进度和各项指标有明确认识之后,矛盾才会应运



()



第484章 问号



第(2/3)页



而生。



总之,目前还不熟悉游戏机制的两人,就这样充满和谐地度过了游戏的最初始阶段。



一万个彗星时过去了,这颗彗星的科技可以向下一个阶段继续进发。



天气也变得越发寒冷了,从温度指标上可以非常直观地看出来。



《星辰计划》中,玩家初始的温度是一样的,都是-70度到-40度之间。



在游戏的基础设定中,这是比较适合硅基生命存活的温度。



而这个温度区间,其实在整个彗星的轨道上一共有四个点都符合。



因此,未来的温度变化,也会有四种不同的情况。



可能是陷入极端漫长的严寒,可能是陷入漫长的酷热,也有可能是短暂的先冷后热,或者短暂的先热后冷。



通过温度变化来估算自己具体处于哪个区间,这本身也是游戏前期的一个大坑。



之前沈广和邱庆鸿试玩的时候,就在这上面栽了跟头。



不过李文浩和嘴强王者显然运气不错,他们遇到了这四种情况中最乐观的一种:漫长寒冷。



这意味着彗星正在朝着远日点移动,要在飞过大半个彗星轨道之后,才会面临酷热的问题。



虽然在这段漫长的旅途中,彗星的温度会降到极低,生存环境同样恶劣,但严寒总比酷热要强。



因为,严寒可以通过各种方式来取暖,包括最简单粗暴的挖洞、消耗燃料、建设保温住所等等。



而酷热却只能通过基因改造和高级科技等少量手段来解决。



有了漫长的严寒期,玩家有充分的时间攀爬科技树,或者规划基因改造,为酷热做好准备。



反之,如果彗星在严寒和酷热之间反复横跳的话,游戏难度则会大幅提升。



“让我看看下一阶段的目标。



“嗯?人工繁育?这,这对吗?”



李文浩看到下一阶段的发展目标,不由得愣住了。



很显然,在这个目标上,他和元首产生了明显的分歧。这是初期的一个科技选择分支:选择人工繁育的话,硅基小人数量能够得到快速提升。



而选择机械化建造的话,可以用一部分机械取代硅基小人。



虽说硅基生命本身就和机器人天然地接近,但二者还是有明显区别的:一般的硅基生命无法在极度严寒或者极度酷热的情况下外出工作,而机器人能够承受的极寒或者酷热情况则要好得多。



此外,从造价和科研难度上来说,显然也是硅基小人更低廉,而机器人更贵。



这个选择很关键,它很可能直接决定未来一段时间的游戏体验,甚至有可能会直接影响这个存档的结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4)

章节目录

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零点小说网只为原作者青衫取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青衫取醉并收藏当我写了个BUG却变成核心玩法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