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5章 新县令是个好人
这个时代也不知道有没有西瓜,冰粉里面加西瓜才是绝配啊!
“这个价格,倒是还行,普通人家也能买上一碗不加料的来尝尝,稍微会过日子的,买上一碗加了料的给孩子尝尝也不是不行。”族老对于江大牛给出的价格非常满意,抖了抖缰绳,让那老牛别往路边上的野草走去,又道:“就是这么算下来,大牛啊,你们家还能挣钱不?”
族老可是没有忘记,昨天江大牛说的,一旦这生意成了,那就得请了他们家的五个宝去帮工的,现在他就是有些担心,万一这生意不太挣钱,大牛家请不了那五个憨货。
上一次采菌子的事儿没有带上老大老二老三,族老就觉得一碗水没有端平了,这一次他可不想再被三个儿媳妇背后说道。
“三爷爷放心,这生意我有别的想法,主要看待会儿到了城里大家爱不爱吃,如果城里的人都爱吃的话,那三爷爷就可以再给村里人谋一份活计了!”
江大牛笑着说道,虽然这法子是他想出来的,但是他不介意再让族老去当这个好人。
这个时代,身份地位决定了很多,而族老显然是比他们家更合适顶在前头的。
更何况族老的为人还算不错,江大牛也没有什么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他就想跟邻里和谐一些,再把自家日子过好了,这就是他目前的第一个目标。
“那行!你都这么说了,我们就搞快点儿去县城里看看你这冰粉能不能卖出去吧!”
听见江大牛那话,族老心里也是忍不住激动起来,当即便咬牙抽了自己老牛一鞭子。
“啪”
这自从来了三山村,就被族老供起来的老牛吃了痛,终于知道自己不能再慢悠悠的赶路了,四只蹄子甩起来,倒是比正常人走路快了一些。
“三叔,慢点儿,慢点儿!”
“他三爷爷,小心陶盆和陶釜里的东西!”
江大山和李氏见状,急忙小跑了上去,在牛车两旁扶住了自家赚钱的东西。
“你们两个现在知道累了吧?”
“嗯嗯!”
“那就乖乖坐在牛车上面,别再烦三爷爷了!”
江大牛也是将二牛和三丫拉到了牛车后面,先把三丫给抱了起来放在牛车上面,又双手抱着二牛也给扔在了三丫旁边。
“二牛,看好三丫!”
一声吆喝,江大牛便跟着自家爹娘,在牛车旁边跑了起来。
这一路紧赶慢赶,他们倒是好歹在午时之前来到了平安县城。
因为今天的生意涉及到全村人的活计,族老在城门口民壮那儿交了钱,也便跟着抱了一个陶釜往城里去了。
依旧是西市,不过几人还没有走近,就听见了比以往热闹了不少的讨价还价的声音。
没办法,主要是三山村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人来卖菌子,还有顺带着卖家里鸡蛋啊腌咸菜的,除了张寡妇家里没有来人,陡然往这西市加了几十个摊贩,就连平安县城里的人都爱往这西市跑了。
因为之前菌子在那几个大户人家盛行开来,城里一些稍微次一点儿的人家,早就想尝尝这菌子是个什么味儿了。
虽然每朝每代,乡下泥腿子的生活似乎都是最贫苦的,但是有一
“这个价格,倒是还行,普通人家也能买上一碗不加料的来尝尝,稍微会过日子的,买上一碗加了料的给孩子尝尝也不是不行。”族老对于江大牛给出的价格非常满意,抖了抖缰绳,让那老牛别往路边上的野草走去,又道:“就是这么算下来,大牛啊,你们家还能挣钱不?”
族老可是没有忘记,昨天江大牛说的,一旦这生意成了,那就得请了他们家的五个宝去帮工的,现在他就是有些担心,万一这生意不太挣钱,大牛家请不了那五个憨货。
上一次采菌子的事儿没有带上老大老二老三,族老就觉得一碗水没有端平了,这一次他可不想再被三个儿媳妇背后说道。
“三爷爷放心,这生意我有别的想法,主要看待会儿到了城里大家爱不爱吃,如果城里的人都爱吃的话,那三爷爷就可以再给村里人谋一份活计了!”
江大牛笑着说道,虽然这法子是他想出来的,但是他不介意再让族老去当这个好人。
这个时代,身份地位决定了很多,而族老显然是比他们家更合适顶在前头的。
更何况族老的为人还算不错,江大牛也没有什么彼可取而代之的想法,他就想跟邻里和谐一些,再把自家日子过好了,这就是他目前的第一个目标。
“那行!你都这么说了,我们就搞快点儿去县城里看看你这冰粉能不能卖出去吧!”
听见江大牛那话,族老心里也是忍不住激动起来,当即便咬牙抽了自己老牛一鞭子。
“啪”
这自从来了三山村,就被族老供起来的老牛吃了痛,终于知道自己不能再慢悠悠的赶路了,四只蹄子甩起来,倒是比正常人走路快了一些。
“三叔,慢点儿,慢点儿!”
“他三爷爷,小心陶盆和陶釜里的东西!”
江大山和李氏见状,急忙小跑了上去,在牛车两旁扶住了自家赚钱的东西。
“你们两个现在知道累了吧?”
“嗯嗯!”
“那就乖乖坐在牛车上面,别再烦三爷爷了!”
江大牛也是将二牛和三丫拉到了牛车后面,先把三丫给抱了起来放在牛车上面,又双手抱着二牛也给扔在了三丫旁边。
“二牛,看好三丫!”
一声吆喝,江大牛便跟着自家爹娘,在牛车旁边跑了起来。
这一路紧赶慢赶,他们倒是好歹在午时之前来到了平安县城。
因为今天的生意涉及到全村人的活计,族老在城门口民壮那儿交了钱,也便跟着抱了一个陶釜往城里去了。
依旧是西市,不过几人还没有走近,就听见了比以往热闹了不少的讨价还价的声音。
没办法,主要是三山村基本每家每户都有人来卖菌子,还有顺带着卖家里鸡蛋啊腌咸菜的,除了张寡妇家里没有来人,陡然往这西市加了几十个摊贩,就连平安县城里的人都爱往这西市跑了。
因为之前菌子在那几个大户人家盛行开来,城里一些稍微次一点儿的人家,早就想尝尝这菌子是个什么味儿了。
虽然每朝每代,乡下泥腿子的生活似乎都是最贫苦的,但是有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2/3)